第四百八十三章殿內爭吵
章節報錯
賈寶玉深深的明白,在領導面前無論如何都不能表現的極為貪功,否則會讓領導覺得你太過功利,自然會被輕看。
何況眼前的華清帝掌握著整個大華天下的生殺大權,更是領導之中的領導,賈寶玉自然不會蠢到主動的前去邀功。
華清帝見賈寶玉不驕不躁,立下如此大的功勞也沒有改變心性,心中自然更多生出了一分好感。
頓了頓道:“如今朝廷之內還有浪濤翻湧,你辦的事情也不可直接張揚出去,因而還是要委屈你一段的時間,等到這大事成後,到時候你的功勞朕自然會大力的封賞。”
對於華清帝的這個安排,賈寶玉絲毫不感覺到意外,若是真的封賞了自己,那才叫意外,豈不是讓天下人都知道餉銀丟失的事情?如此還不被有心人利用?
“陛下說的是,如今乃是多事之秋,精力也不可放在這些事情上面。”
華清帝微微的頷首,賈寶玉能夠在這麼小的年紀就明白這個道理,真的很難得。
“既然揚州的事情解決了,那麼這京城當中的事情也該有個決斷了,北方的邊關又傳來了些不好的訊息,突勒那邊好像又有大的動靜了,而這次關乎到大華的存亡,容不得丁點的閃失。”
“餉銀一事也正好給朕提了個醒,事情不能再拖了,否則還不一定會在哪裡出紕漏。”
華清帝說完,賈寶玉心中也是暗自點頭。
忠順王和華清帝相鬥了二十多年,如今也該到了瞭解的時候,所謂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何況這正逢外地入侵,這家中的事情若安排不好,更容易自亂陣腳。
“這城中的事情,你繼續與宋萬一同合作,密切的監視著那裡,也就這幾天,是時候瞭解了。”華清帝安排道。
賈寶玉也知道這事情的重要性,忙點了點頭。
兩人又商議了一會兒,賈寶玉瞭解到京城之中的情況後,華清帝便令賈寶玉退下。
誰知道華清帝說完之後,賈寶玉猶豫了一番並沒有告退。
華清帝道:“你小子可還有什麼事情求我?剛才給你機會要賞賜,就是不說,這會你倒是想起來了。”
賈寶玉嘿嘿一笑,說道:“陛下果真是能看透人心,微臣確實是有事相求,猶豫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提起來。早知道剛才不拒絕陛下的賞賜才是。”
華清帝笑道:“有什麼要求快快說出來,看在你屢次替朕立下大功的份上,只要不過分,朕一定答應。”
賈寶玉道:“微臣這事情並非是為自己求情的,乃是為了史家求情。”
“史家?”
華清帝冷笑道:“他們還有什麼情可求?都是些亂臣賊子,死不足惜,幸虧他死的早,否則還真不能讓他這般輕易的死去。這些亂臣賊子為了一己的私慾,不惜將大華的整個前途都給賭上,你說他們有什麼資格饒恕?”
華清帝的臉可真是說變就變,原本看著他心情挺好,賈寶玉才敢將此事說出,沒想到華清帝聽到這話,立刻就炸了鍋,好像一個憤怒的雄獅一般,恨不得將人給撕碎。
不過雖然華清帝生氣,但是這情卻是不能不求,不說別的,就算是看在賈母的面上也不能將他孃家的人全都死去,否則賈母還真不一定能經受如此大的打擊呢。
“陛下,在最後的關頭史侯已經悔悟了,並且還提示了微臣東西的所在之處,否則微臣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這些餉銀會藏在這馬車當中。”
“因此他雖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但同時他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如今他已然身死,還請陛下看在他先輩的功勞上,繞過他們一家大小的姓名吧。”賈寶玉道。
“這事情和你無關,你也不必再說,速速退下去吧。你的獎賞朕日後自然會有定論。”華清帝好像根本就不想聽賈寶玉的解釋,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賈寶玉也不退下,繼續的說道:“陛下金口玉言,可還記得當時我從邊境回來之後層說過,還欠我一個賞賜,如今這些賞賜我都不要,希望陛下能夠饒恕史家的罪責。”
被賈寶玉拿出自己當時說的話來做文章,華清帝更加的怒不可遏,冷冷的道:“難道你真的不要命了?非要為這些亂臣賊子給求情?當真以為你立了兩件大功勞朕就不敢殺你了?”
“陛下當然可以殺我,但是我相信陛下不會,歷代所有聖明的君王都不會殺一個耿直進諫的大臣。如今微臣雖然言語上衝撞了陛下,但是也並非都是為了一己之私。”
“陛下想想,如今京城之中還不安穩,朝中多少的大臣和那人勾結在一起,有的自然是心懷不正,但是更多的人則是脅迫而從,若是將這個能回心轉意的人,還要治重罪,只怕是所有被拖入水中的大臣,都會用力的幫助那人,到時候的局面只怕就不如現在這般了。”
賈寶玉並沒有講太多的道理,只是將最淺顯,最直白的話說給華清帝聽。
果然華清帝聽後,臉色不住的變化,好一會兒,長長的嘆了口氣道:“你小子倒是會為朕著想,他能有你這麼個不怕死的侄兒可真是幸運之及。”
賈寶玉聽了這話,原本提在嗓子眼的心也瞬間的放了下來,他剛才直面華清帝頂嘴,如何能心中不怕?若是華清帝果真的聽不進去,只怕自己還真是凶多吉少,不過好在自己賭對了。
“非是因為有微臣而幸運,乃是他們因為有了個好姑姑而幸運。”
華清帝先是一怔,緊接著便想到賈代善的正妻不就是出自史家,乃是他們的姑姑?怪不得先前賈寶玉不要命的求情,原來是因為這。
提起賈母,華清帝不禁又想到當年賈代善對自己的鼎力支援,若沒有他只怕也沒有自己的今天,因而心中也是感激異常。既然想到了這裡,華清帝原本要將之滅門的心思也瞬間消散,就算是看在史太君的面子上也得放史家一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