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黛玉端坐在案桌旁先用手指撥弄了幾下琴絃,待調好音調,一曲如潺潺流水般的曲子便緩緩的從指尖流出。

屋中賈家眾人也都雙眼微閉,靜靜的感受黛玉所奏之曲。

一曲完畢,眾人皆睜開眼睛,元春道:“黛玉果然在琴藝上面頗有造化,一曲彈的我是心曠神怡。”

眾人也是稱讚自不必說。

黛玉彈奏完曲子,沒過多長時間,便有太監前來回稟道:“藕香榭以備好飯菜,請貴妃娘娘前去用膳。”

緊接著眾人便依次出了瀟湘館直奔藕香榭。

到了藕香榭,那邊早已經備好幾個大圓桌,元春、賈母、王夫人、黛玉、寶釵及寶玉在一邊,賈政賈珍等賈家一干男丁則在另一邊。

本來賈寶玉也不該與元春同坐一桌,奈何元春極為疼愛自己這個幼弟因此格外開恩讓賈寶玉一同入座。

但見桌上飛禽走獸各樣珍饈應有盡有,元春心中雖覺得不妥,但也未曾出口,一頓飯因元春在旁,賈府一眾人都是拘束萬分。

膳畢,賈政上前道:“娘娘,園中以備好戲臺,您看是先去看戲還是在逛一會兒?”

元春見賈母老邁,經過一早上的走路,想必體力也大為不智,若是在接著遊園怕是力所不及,因說道:“早上也逛了好久,去聽聽戲吧,若等會想逛再接著逛。”

元春這一發話,早有在一旁等候之人前去準備,其實園中的戲子本就隨時待命,在那候著呢。

這邊眾人邊走邊看,遇到景色怡人之地,便駐足觀看一會兒,本來平日裡一炷香的路程,足足走了小半個時辰。

待到戲臺,眾人落座完畢,便有太監拿著戲單走到元春跟前道:“娘娘,您看看戲單,點上幾齣。”

少時,元春在戲單上勾了幾齣,第一齣《豪宴》,第二齣《乞巧》,第三齣《仙緣》。

這邊點完,那太監便下去準備,片刻,便有一干戲子出來在臺上唱了起來。

賈寶玉對戲文字就沒有興趣,但見眾人皆認真再看自然也不好打擾,正自無聊之時,只覺得旁邊有人拉自己的一角。

扭過頭卻見正是黛玉在一旁拉扯,賈寶玉道:“妹妹也不喜歡這戲?”

黛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小聲道:“你這東瞅西望的模樣在眼前直晃悠,讓我如何靜下心來觀看?”

“這卻是我的不對了。”賈寶玉做了個賠罪的模樣笑道。

黛玉道:“你啊就會貧嘴,嘴上說的知罪其實心中卻半分也沒有道歉的模樣,以為我不知道?”

“這可真是冤枉啊。”

“剛才我正該點一出‘竇娥冤’的戲,這樣才能表現我此時的心情。”賈寶玉道。

黛玉捂嘴一笑道:“早上那詩句是你何時所做?旁人信你片刻便能作出來,我卻有些不信,時間未免太短了。”

那竹石自然不是賈寶玉作的,乃是前世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所寫,不過此時卻並沒有這個人物出現,賈寶玉想當然也就拿來主義當成自己的了。

此時黛玉問起,賈寶玉自然不能實話實說,便道:“妹妹你怎麼知道不是我臨時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