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朝堂風波(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城的正大光明殿中,下站的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其中大多數人都驚魂未定,其中自然也包括賈政。
就在剛才朝堂上爆發了慘烈的爭吵,起因就是昨日閣老張廷玉上書的‘士紳一體收稅之事’,昨天的在小朝會上就與禮部尚書為首的李固爭個不休。
張廷玉的意思是,隨著大華建立已過百年,士紳階級一層逐漸增多,先下只依靠農業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撐國家開支,因此應該對士紳地主階級收稅。
而反對的禮部尚書李固,向來是士林中的大儒,士紳階級幾乎都是讀書人,他身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自然不會棄讀書人的利益不顧,因此昨天在朝會上據理力爭,說是自古以來讀書人便有免稅的優惠政策,若是廢除,天下又有何人願意讀書?又有誰能教化百姓呢?
兩方人吵了一天,誰也沒說服誰,因此便有了今天大規模的早會,目的也就是眾人都議一議,看能不實行。
此時張廷玉正和李固在爭吵,許是有些累,兩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看著對方,如果眼光能殺人估計雙方都能死上好幾次了。
殿上高坐的華清帝見二人稍稍停下,便道:“眾位愛卿,誰還有不同的建議,但說無妨。”
一些如賈政這些的小官,自然不敢直接出來建議,俱都低著頭,一時間殿中噤若寒蟬。
見無人說話,華清帝的眼光四下打量一番,見忠順親王在下面靜靜的站著,雙眼微眯,彷彿這些爭吵都與自己無關一樣。
見此,華清帝道:“皇弟,不知道你對這件事情怎麼看?是收為好,還是不收為好呢?”
忠順親王道:“稟皇兄,對這些士紳收稅,自然可以減輕百姓的負擔,自是極好。”
華清帝聽了,笑道:“那皇弟是贊同了?”那張廷玉一幫人俱都面露喜色。
不過,忠順親王又道:“自古以來就是因為士紳有特權,因此才會有絡繹不絕的人讀取功名,我也怕會如李大人說的那般,會無人讀書。”
忠順親王道:“臣弟實在不知如何抉擇,皇兄治國有方,英武不凡,想來已經有了決斷,不管是和決斷,臣弟都會鼎力支援。”
華清帝心裡暗罵一句老狐狸,笑道:“這件事情事關重大,容後在議。今個還有件大事,我大華以武立天下,祖訓每年都要進行圍獵,前幾日夢見先祖,想起跟隨先祖建功立業的八大國公,因此今年的圍獵眾家嫡系子弟均要參加,名單稍後內閣擬一下,通知下去。”
見華清帝不在議‘士紳一體收稅’之事,眾人也舒了口氣,至於圍獵之事人員的改動,跟自己又無干系。
便都高呼:“吾皇英名,萬歲萬歲萬萬歲。”
旁邊自有太監吆喝:“退朝”
華清帝自然先行退出大殿,接著眾位官員也都三五成群的離開皇城。
榮國府,王夫人處。
賈寶玉自然不知道朝堂上因為自己那天說的話而引發了軒然大波,他正在躺在榻上,旁邊幾個小丫鬟捶著腿,自愜意無比。
忽聽門外傳來一聲“老爺下朝回來了。”
賈寶玉趕忙起身,與王夫人一同出門。
賈政走過來見賈寶玉在王夫人一旁,問道:“今個無別的事情了?”賈寶玉點點頭,道:“今個是專門來尋父親的,因母親說父親上朝去了,我便在此等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