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幾道菜已經來自於天南地北了,不像是一個正宗上海人的手藝,這也是阿梅的心意。

與時俱進,投其所好。

先說海鮮鍋吧,裡頭有鮑魚、羅氏蝦、蛤蜊、皮皮蝦,都是女孩子喜歡吃的東西,而且還是高蛋白的營養物,利於她們保持身材。

這燒豬肝也是有講究,可以補血明目,學習了大半天,眼睛自然是要補一補的。

毛血旺更不消說,上海人是不吃辣的,但女孩子是個例外,再說,白玫是江蘇人,可以吃辣。

為什麼女孩子對辣不抗拒?因為吃辣可以解饞,也利於瘦身。

俗稱的增強基礎代謝。

油渣青菜嘛,那自然就是外婆的味道了,是一種情懷,一種傳承。

“姑娘們,該歇歇了,去洗個手開飯!”阿梅將飯菜做好之後,招呼她們。

這種隨時有飯吃的感覺太好了,別說白玫,就是熱熱也是同樣的感覺,之前在外頭混社會,那是有一頓沒一頓,基本都是外賣度日的。

家常菜就不一樣了,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是久吃不膩的,甚至是吃一輩子都不膩的,自然,是家常菜。

聽到阿梅的招呼,兩位美女開開心心地放下手裡的傢伙什,應聲去洗手。

吃飯不積極,腦袋有問題。

確實,肚子也餓了。

別看坐在那裡不動,但腦力消耗大過於體力消耗。

因為再大的體力消耗睡一覺就能恢復,但腦力消耗就不行。

過去,人們羨慕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腦力勞動者,現在不,倒個了,人們都不願意去費腦子了。

洗過手之後,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剛才的長桌前,這個時候的長桌已經搖身一變,鋪上了餐布,擺放上了燭臺和換了一盞花瓶,成為了令人一看就有食慾的餐廳!

這氛圍感,一個字,強!

兩人幫忙將飯菜擺放上桌,不約而同地掏出手機,開始“開光”。

這麼美好的一頓餐食,自然是要留作紀念的,朋友圈就是最好的展示平臺,既可以自己打卡,又可以秀秀幸福。

人們如今的生活大都儀式感了,也就大同小異。

正如經典中有云:幸福的家庭都相似。

白玫和熱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時喊阿梅趕緊過來一起開飯!

阿梅笑眯眯地趕來坐下,順手開啟一瓶紅酒,倒進醒酒器裡,問:“怎樣,對今晚的菜色還滿意?”

“何止滿意,簡直要唱頌歌!”白玫吹起彩虹屁來也是不亞於熱熱的本事的。

熱熱只能讓賢,跟著附和:“簡直就是天堂。”

一頓愉快的晚飯結束之後,外邊竟然傳來了敲門聲,大家尋聲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