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香江的風土人情(第2/3頁)
章節報錯
電影編劇家協會的人投最佳編劇佔比百分之二十五,投其他獎項比重百分之二十。
演藝人協會投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晉新人演員,比重佔百分之二十五,投其他比重百分之二十。
“這次為了你這個獎,我連喝半個月的酒,差點沒喝成胃吐血,現在你來都來了,連人家支持者都不見一面,不合適。”
導演協會那邊他的朋友多,不少導演都給他面子投了袁華,但想要拿獎,必須把演藝人協會的票抓住。
演藝人協會票是最多的,同時也是最難把控的。
因為藝人太多了,高達六百多人,橫跨歌影視三界,兩岸三地,海外都有。
當然,所謂的海外其實也是國人,只不過是後面改了國籍的。
比如李連節夫妻,徐老魔,施南升這些人。
“好吧,那我見見。”袁華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
他不喜歡麻煩,知道見了這些人以後肯定要有麻煩,但人家都幫他投票了,連吃頓飯都不願意確實不太好。
“這就對了,放心吧,都是好事,不會讓你難做的,多個朋友多條路嘛。”
少許時間,飯菜上桌,吃完東西后陳可欣帶著袁華去參觀本地的風土人情,風土是真的土,人情是真的有人情。
實話實話,這裡的發展還不如國內二線城市,很多建築都是幾十年前的,一些大廈幾百個單元住幾千號人,平均一戶人家幾個平方。
除了靠近市中心的地區比較繁榮外,更多的地方和普通縣城沒什麼區別。
不過情懷還是可以的,陳可欣帶他去的都是以前拍過電影的地方。
“銅羅灣知道吧。”
“知道,陳浩南嘛!”
“這裡就是,當年電影火了之後這條街多了很多東星酒吧。”
“這裡是缽蘭街!”
“十三妹,我懂。”
“懂個錘子,十三妹是電影裡的,真實的情況是當年沒有哪個幫派敢說自己是缽蘭街老大,因為這裡有十幾個香江大幫派,都是數一數二的江湖人物。”
袁華若有所思點頭:“怪不得山雞在雲頂山踢足球差點被高中生打,他對那些人說吼他沒用,有本事去缽蘭街闖一闖。”
陳可欣:“……”
這是三句話不離古惑仔啊。
“走,前面不遠處是廟街,帶你逛逛,以前我也在這邊拍過戲,那會還得教保護費。”
“陳導,聽說以前廟街晚上很熱鬧,真的假的?”
“是真的,請收起你猥瑣的笑容。”
這些在九十年代電影片裡經常出現的地方和袁華想的不一樣,十幾年前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都沒什麼變化。
要說變化就是更破,更舊了。
街道上的阿公阿婆面善不少,沒有出現手臂上雕龍畫鳳,留著長髮的陳浩南,寸頭的山雞出來砍他。
也沒什麼人找他簽名。
只是在遇到一些比較年輕的學生,會拿著手機遠遠拍照,或者大聲叫他名字。
在香江這一畝三分地上,大部分老百姓對明星都麻木了。
逛街能遇到,吃飯能遇到,菜市場買菜能遇到,坐公交地鐵能遇到,有時候在上下班途中還經常能看到前面封路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