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演員的誕生(第1/4頁)
章節報錯
金網獎頒獎典禮結束後,熱搜榜上多了很多話題。
其中有一個是直播間兩度崩潰。
觀看人數太多,最巔峰時期有幾千萬人同時線上,伺服器沒撐住,好在沒過多久就修復了。
可以說,第一屆金網獎舉辦得很成功,陣容上該來的都來了,一線,二線,三線,流量藝人都有。
老一輩的陳道名等人也過來捧場。
網友更是差點把直播間擠爆,熱度上一點都不缺。
口碑上也不錯,沒什麼爭議,頒獎並沒有厚此薄彼,流量明星拿人氣獎,演技派拿演技獎,皆大歡喜。
業內人士的評價大多是好評,連官方都對網劇的正規化提出表揚,鼓勵三大平臺多多創造好劇,老百姓喜歡看的劇。
沒錯,鼓勵的是三大平臺,不是袁華他們這些演員和製作人。
要不說領導目光看得遠,這個金網獎最大的贏家並不是袁華他們,而是三大平臺。
網劇還沒興起之前,三大平臺播的影視劇都是人家電視臺,院線播剩下的。
別人吃肉他們喝湯。
畢竟第二輪播出,大部分觀眾看過第一次就不在看第二次了,無形中少了很多播放量。
後來網劇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不上星,把網路平臺當作首發,觀眾想看這部戲,只能來網路平臺。
隨著這些年網劇越來越多,行業越發興盛,網劇製造商越來越離不開三大平臺。
這次搞金網獎就是為了刺激網劇發展,讓其他影視公司參與進來,只有參與進來的公司越多,三大平臺才更強盛。
那些單打獨鬥的導演,演員都是小門小戶,實力低微,拍出來的網劇成本不大,陣容也不高。
袁華他們這種大公司才是大戶,一部戲就能給平臺帶來幾千萬上億的收入。
要是多幾個向他這樣的,平臺早就賺麻了。
九點,燕京一家五星級酒店。
受到主辦方邀請,今晚出席頒獎晚會的大部分人都在這。
“陳老師你好,我是新人演員張易山。”
“學長好,我是北電一二級的,多多指教。”
“巨導,我很喜歡靈魂擺渡,下部有合適的角色務必給我個機會。”
男的西裝革履,女的禮服長裙,各有各的交集,形成一個個不同的小圈子。
人越多的地方,咖位越小。
只跟紅的人玩不只是社會潛規則,也是娛樂圈很正常的現象。
朋友就是兩串錢,有供需有能維持感情,不然人家跟你聊啥的,管鮑之交?
一線藝人很少跟三線藝人交流,大家也聊不到一塊去,不過也有例外,比如袁華這邊。
“袁老師,下部戲什麼時候開,帶帶我唄,小配角就行。”
端著一杯酒,張易山嬉皮笑臉說道。
跟他一起的李縣附和:“他要求太高了,袁老師,我跑龍套都沒問題。”
一別經年,當初大學季一年級綜藝的人都成了氣候,趙麗影火得沒邊,楊影四小花旦,熱芭,楊羊,譚淞韻接二連三演主角。
唯獨他們幾個是混得比較差的,張易山全靠餘罪翻身,他則演了法醫秦明,給張若雲當配角。
最慘的的還是楊梓,撲慘了,平時都不怎麼好意思在群裡說話,聽說她去年拍了一部歡樂頌,今年年中播出,不知道能不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