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嗎,前世慕容小小能唱女駙馬,這一世只要他不插手同樣能。

怎麼就冒出個袁華呢?

難道這B花錢,讓人把他名字加上去了?

對,肯定是這樣!

事到如今,夏洛只想到這個解釋來安慰自己。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哇”

“好新鮮哪”

舞臺上,第一段副歌部分,慕容小小的黃梅唱腔出來剎那,觀眾頭皮發麻,手臂起雞皮疙瘩。

“我去!歌還能這樣唱?”

“明明就是普通的黃梅戲,為什麼我會有一種驚豔的感覺。”

“前調平平無奇,副歌部分的女駙馬也平平無奇,但兩者加在一起偏偏顯得獨特,讓人耳目一新。”

“從小到大,第一次覺得女駙馬這麼好聽。”

和夏洛獨唱大部分愛情買賣不同,女駙馬的演唱中,第一段全是慕容小小唱的,包括副歌部分的黃梅唱腔。

平心而論,把歌詞中的女駙馬和開始歌詞分開來看,怎麼都和好聽沾不上邊。

女駙馬唱了多少年了?全國隨便拉一個唱戲的基本上都會唱,屬於爛大街那種。

開始歌詞更簡單了,大意是一個孩子從小喜歡黃梅戲,聽女駙馬故事長大,把馮素珍當作榜樣。

也不見得多麼出奇。

可就是兩個不出奇加在一起變得出奇,繁衍出新的東西。

把流行唱法結合傳統唱腔,給人一種原來還能這麼玩的感覺。

“這是一段經典的旋律”

“讓我醉怎麼能夠忘記”

“多想再回到當初的年紀”

“伴著音樂讓我唱起……”

第二段,袁華開口,用的是流行唱法,歌詞意境一下子昇華了。

如果是之前的流行唱法加上傳統唱腔只是讓人覺得新奇,那麼配上後段歌詞更讓人莫名心酸。

第一段歌詞中,慕容小小用的是兒時視角,唱出學女駙馬,學黃梅,情竇初開的樂趣,聽起來有種調皮的感覺。

第二段中,袁華用的是回憶視角,時過境遷,黃梅不在,青春也不在,唱出了濃濃的遺憾感。

讓人感動的是,歌手的遺憾並不只是在歌曲中,而是延伸出現實,因為現在的黃梅戲真的沒人聽,沒人唱了。

一曲唱罷,臺上的兩人鞠躬,臺下響起激烈掌聲。

“感謝兩位的獻唱,先休息一下,待會兒我們會公佈投票結果。”

回到後臺休息室,慕容小小一口氣喝了三杯水才緩過來,隨後感激的看向袁華。

演唱過程中袁華颱風很穩,給了她不少信心。

“今天可能要錄很晚,回去後你好好休息,明天咱們把歌曲補充完整,錄個完整版的。”翹著二郎腿,一臉輕鬆的袁華說道。

時間太趕,一天時間要編曲配樂還有彩排,根本不可能。

所以他們的配樂是濃縮版的,就近取材用了架子鼓和幾個傳統樂器,聽起來有那麼點模樣,離完美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