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若大師的話音剛落。

禪房內,寂寥無聲,彷彿每個人都被他這句話給震驚到了。

“帶她去入世?這不可能。”良久之後菩提寺的高僧法空大師直接開口拒絕。

就是普陀寺的慧光也開始不停地撥弄佛珠。

“蘇施主,她的身份太過特殊了,就算她有慧根,她與佛結緣,也不能妄下這個決定,因為她關係到了修真界的未來,她若引來妖魔,有任何閃失,你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就是佛門也承擔不起。”

“別想了。”悟明也道。

……

幾位高僧都十分激烈的反對。

入世當然就要走出去,去經歷百樣人生。

佛門弟子有兩種,一種是從不入世,純淨汙垢,至真至純。

但另一種是出世再入世,方正正果金身。

前一種要耐得住千萬載苦修的寂寞,靜若如來,心證如來。

後一種要經歷世間種種,看遍繁華與衰亡,體驗盡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才能夠參悟七情六慾。

不論是哪一種都極其不容易。

入世簡單,凡人和大多修士都在俗世中,只不過凡人的俗世更加瑣碎,修士也是普通人逆天修行,只不過因為修行的過程中,多了壽元。壽命增多了,心境卻沒有增加太多,所以修真界,多爭蹲殺,甚至比凡人還有之而無不及。

修士也在入世中,卻鮮有因為入世而突破。這修真界紀元史數百萬年來,能夠真正勘破紅塵俗世,證大慈大悲法相金身,寥寥無幾,他們構成了高高在上的佛。

佛門幾乎每千年能出一位佛門,每百年就有佛門天驕出世,這使得佛法綿延不斷,佛門昌盛至今。

可即便是那些佛子,佛門天驕,也沒能屢屢出入世而證法相金身的佛。

蘇蟬衣豈能做到?

所以集體都持反對意見。

這一點兒是悲若大師早就預見的。

只不過心底還留了一份念想,萬一有那麼一絲的可能呢?

他雙手合十,唸了一句:“阿彌陀佛。”

而後又道:“那就請入世鏡。”

“什麼?”入世鏡顧名思義,就是以元神進入鏡中世界,去歷練探險。

這是須彌界鎮界之寶,由四大佛門共同看守,只有佛門天驕才能進入。

眾人面面相覷。

“一定要這樣嗎?”

悲若大師道:“入世鏡不會有危險,如果嘗試都不去嘗試,結局不是和月心柔相通,她才金丹,三百年壽命,你們能關押她幾時?”

悲若大師這一席話讓眾人有些下定了決心。

“那就回各寺院商議之後再做打算。”

……

另一邊的蘇蟬衣,感覺到了曲亦寒識海的那一抹異動。

但是曲亦寒又沒有遭遇生命危險,也不曾來求助於她,這讓她捉摸不透。

在她等候的日子當中,她迎來了一個入世的機會。

------題外話------

謝謝小埋.的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