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女人爛泥扶不上牆,讓人恨鐵不成鋼。

房產中介言之鑿鑿的說,他看女人借高利貸被打手上門要債,出於好心想要幫她介紹工作,卻被女人拒絕,還被女人纏上,時常想找自己借錢。

鄰居的女兒肯定地表示自己曾經親眼看見女人家中時常出入許多衣著得體陌生男人,自己瞧不上這樣放浪形骸的人,和她保持正常交際只不過是因為她們是鄰居。

農場主的女兒不屑的說女人經常佩戴假珠寶,經常找自己借首飾,自己是看她可憐才和她有所交集,偶爾出借首飾。

神父說女人時常找自己懺悔,但自己不能公佈懺悔的內容,只是遺憾的表示女人其實也是一個可憐人,就算她有罪惡,但也罪不至死。

……

這5個所謂的朋友,每個人都對女人極盡詆譭,彷彿在女人身上挑不出任何一個優點。

隨著案件的深入,警官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女人實際上是一個聾子,她聽不見聲音所以並不愛說話,性格沉默寡言,所以顯得很孤僻。

她家境富裕,父母給她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在身患重病時日無多後她回到了母親的家鄉,也就是這個小鎮,決定在這兒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

中介是女人在小鎮上認識的第1個人,因為她是透過中介租的房子。

中介表面上工作勤勤懇懇,實際上是個爛賭鬼,欠了一大筆高利貸。他欺騙女人自己長輩病重,找女人借了幾筆錢,女人出於善心都爽快的借給了他,反倒激起中介的貪慾。

在發現女人其實是一介孤女後,中介打起了女人財產的主意。

農場主的女兒是女人在小鎮上認識的第2個朋友,她家境富裕,但父母並不願意在她身上過多的花錢。

她所有的珠寶首飾基本上都是冒牌貨,平日裡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帶著那些冒牌貨向不識貨的貧窮朋友們炫耀,獲得眾人的羨慕。

農場主的女兒主動接近女人和她做朋友,是因為她發現女人所佩戴的珠寶都是真貨。

最開始,她只是找女人借珠寶佩戴。後來出於貪婪和嫉妒,她開始偷偷調換兩人之間的珠寶。

一次兩次女人沒有發現後,農場主的女兒胃口越來越大,所偷竊的珠寶也越來越多。在發現女人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女後,她更是打起了她全部珠寶首飾的注意。

鄰居家的女兒是女人的第3個朋友,在女人還沒有聲名狼藉之前,兩人的關係是不錯的,經常一起去商店買東西,還互相贈送個小禮物。

直到鄰居家的女兒發現,兩人一同出去的時候,眾人的視線總是不在自己身上。

她是公認的鎮花,可女人比她還要漂亮許多。

她知道出入女人家的陌生男人其實是女人的醫生,但她出於嫉妒,開始往鎮上傳那些子虛烏有的風言風語。隨著謠言越傳越廣,不少人開始信以為真,看女人的眼神都充滿了厭惡和嫌棄,女人即使聽不見大家在議論什麼,也知道大家似乎並不喜歡自己。

由於性格孤僻,女人開始不再出門,就算需要購置物品,也總是拜託鄰居家的女兒幫忙。

鄰居家的女兒非常願意,只要女人一輩子不出門,她願意一輩子幫女人跑腿買東西。

神父是女人的第4個朋友,女人並不是去教堂禱告的,她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想要把自己剩餘的財產全部捐給教堂,用來接濟孤兒。

當女人表達出自己的意願的時候,她的各種謠言已經傳滿整個鎮子。

神父並不甘心於一輩子待在這個偏僻的小鎮當一個清苦的神父,在得知女人擁有一大筆財產並且時日無多的時候,神父突然產生了欺騙的念頭。

只要能把這筆錢騙來,他不就可以換一個地方,換一個身份,瀟灑的過完一輩子嘛?

所以神父替鎮上的謠言又增添了一些東西,畢竟有誰會相信一個聲名狼藉的人實際上是一個有錢的善人呢?

律師是女人認識的第5個朋友。

說是朋友也不全對,因為女人認識他是因為工作,女人想聘請律師幫她完成遺產的捐贈。

律師和神父狼狽為奸,決定何某偷走這份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