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有聲有色(第1/4頁)
章節報錯
abu向來都很重視自己兄弟的意見。
斐一班讓他不要去找費卡萊特,他就真的沒有去找。
畢竟,他也不知道,這個叫費卡萊特的是個什麼級別的僱傭兵。
萬一要是什麼大頭目,他這麼大個中東土豪好端端地把給你給暴露了,也是很容易招致綁架的。
自己去探險這條道,既行不通兄弟也不讓。
在這樣的前提下, abu就花了很少很少的一點錢,幹了很小很小的一件事。
斐一班不想讓韓女士知道阿斐哥最後離世的場景。
因此,斐廠長的綁架案,在國內肯定是不能宣傳的。
但在馬爾丁這種和敘利亞伊拉克接壤的邊境城市就不一樣了。
abu找了當地的一家報紙,把斐一班找他兌換比特幣的那些交易記錄都po了出來。
包括斐廠長和林總工被綁架之後,寫了要多少贖金的照片。
然後就是從收到錢, 到換成比特幣的整個過程。
順帶著科普了一下什麼是比特幣。
一枚比特幣的價值是多少。
已經比特幣無法追蹤的特性。
一應俱全的一個深度報道。
abu不是隨便找的報紙。
從銅棒廠的爆炸案開始, 這家報紙就一直有在報道。
為什麼邊境的銅棒廠爆炸,會有那麼多人來到相隔一百公里的鎖廠鬧,這家報社也嘗試分析過。
一開始,肯定都是比較負面的報道。
等到斐廠長的賠償和解散方案一出來,大眾和報紙的風向慢慢就變了。
銅棒廠的爆炸案,在當時,絕對是馬爾丁人都在議論的大事情。
反倒是綁架事件,知道的人幾乎沒有。
除了這家報社,abu還讓他派去馬爾丁調查過的人,全都成了傳播源。
從阿馬裡的老婆,到救援直升機的機長,一個個都在問,是哪個費卡萊特拿到了3000枚比特幣的贖金。
這麼多錢,花個幾輩子,應該都沒有問題。
平民老百姓,想去找僱傭兵,那肯定是有困難的。
但如果是僱傭兵去找僱傭兵,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據說,從這個訊息傳出去之後, 土耳其、伊拉克和敘利亞交界的地方, 所有名字以fik打頭的僱傭兵,全都被抓起來拷問了一番。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費卡萊特這個名字,在僱傭兵裡面就絕跡了。
那些拷問過後沒有嫌疑的紛紛改名,以免再次沾染晦氣。
又過了半個月,當地最大的僱傭兵頭目,公佈了一個死亡現場,宣佈對3000枚比特幣的主角——費卡萊特的死亡負責,並且聲稱,從費卡萊特那裡拿到了3000枚比特幣裡面的2980枚。
費卡萊特想著自己還可以享很多年的福,沒有像別的亡命之徒那樣,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錢都花出去。
少掉的那20枚,基本都花在了給他自己做一個乾淨的身份上。
身份還沒有弄好,死神就先敲開了他的門。
abu非常好心地,讓國際刑警,把死亡現場的照片,發給國內合作辦案的人, 請他們幫忙拿給在看守所的林聰義辨認。
那照片,勉強還能看出死者的長相。
弄得林聰義差點又成功把自己給撞進了精神病院。
林聰義的這個案子,涉及的內容太多,又發生在馬爾丁,要怎麼判,要在哪裡判,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確定。
斐一班說到此為止之後,就真的沒有再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