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我覺得,這一個單獨的事情,你或許可以問一問你的媽媽。你就她和你爸爸有沒有把工廠交給你的打算,或者有沒有在任何場合,和人透露過這一點。在牛津的時候,你不還經常和我抱怨你媽媽要你回國接手鎖廠嗎?”

“這個不用問我的媽媽。我媽媽一直把讓我回國接手工廠掛在嘴上,但是你也知道的,我一沒有技術,二沒有興趣,我就算回來,我也不可能到我們家的那三個鎖芯工廠當廠長啊。況且,我爸我媽那個時候,都打算轉型了。”

“轉型?”

“對啊,他們計劃賣掉家裡的三個鎖廠,然後做產業升級,進軍智慧鎖業。”

“然後呢?我的兄弟,你現在不都準備做智慧鎖嗎?你當時就沒有一點興趣。”

“我確實沒有很大的興趣。你知道的,我那時候唯一的興趣就是買賽車,我……”

斐一班忽然就卡頓住了。

他太久沒有回憶回國後在工廠的那段時光了,以至於都忘記了他那個殊途同歸的計劃。

斐廠長和韓女士,計劃賣掉國內的三個工廠,做智慧鎖的產業升級,留著土耳其的工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支援。

因為被銅棒作坊爆炸案牽連,土耳其的工廠沒了不說,為了善後,國內的工廠搭進去了三個億。

他們家在國內的三個鎖廠的價值,也從十八億縮水到了十五億。

沒有了土耳其鎖廠的持續現金流,智慧鎖品牌的推進就會束手束腳。

這和斐一班原本的計劃有些背離。

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心裡只有賽車的廠二代。

羨慕朋友圈裡那些家裡都是上市公司的小夥伴。

經常會因為公司收入太多,需要在年底買遊艇或者超跑抵稅。

斐廠長在馬爾丁處理爆炸案遣散工廠的那兩個月,斐一班一反常態,非常認真地研究起了智慧鎖品牌。

他的想法很簡單。

只要把前期做好,把故事講好,就能進入資本市場。

融資,ipo,上市。

這樣一來,那些財報不怎麼好看的上市公司家的公子買遊艇超跑抵稅,斐廠長和韓女士這麼厲害的,財報肯定好看的不得了,這樣一來,他就可以為韓女士和斐廠長分憂,在年底的時候買賽車抵稅。

為了實現買賽車的終極夢想“曲線救國”,他確實非常認真地研究過智慧鎖。

研究著,研究著,還有一點喜歡。

但也就是那麼一點點而已,只要賽車一到手,他立馬回賽車谷做他的首席車神。

這一個過程,林聰義是在國內的。

他被爆炸案弄得心力憔悴,整個人都有些萎靡不振。

只有斐廠長和林總工在馬爾丁處理工廠和工人。

從銅棒廠爆炸到斐廠長和林總工出事,中間還隔著兩個月的時間。

林聰義用這兩個月的時間,在國內策劃了斐廠長和林總工的綁架案?

“就為了這樣的一種可能,就策劃綁架自己的親生父親,這應該不太現實吧?在馬爾丁出事的,可不只有斐廠長啊。”斐一班還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