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集中精力,鄭凡反應自然變得遲鈍。

他已經在兩個小時裡,連續參加了四場比賽,這是第五場。

此時的自己就是:

身體和四肢:老大,就等你一句話了,現在狀態剛剛好,我感覺自己能幹翻一頭牛。

大腦:別扯犢子,安靜點,你想累死我啊?先讓我偷個懶休息一下。

……

賽場上,既然錯過了先機,鄭凡決定也不著急使用加速技能了,先跟滑一段時間再說。

鄭凡默默估算了一下,速滑加速技能持續時間是7秒,兩次那就是近20秒,所以一切都來得及。

第一圈很快結束,此時五名運動員貼的都很近,滑在第一位的居然是吳衝。

看樣子這小子在預賽中是保留實力了,但第二名、第三名也不容小覷,他們可是決賽的前兩位種子選手。

就在第二圈領跑的吳衝進入第一個彎道的瞬間,鄭凡決定開啟速滑加速技能。

沒辦法,再不開啟技能,那本場比賽就只能用一次加速了,血虧!

利用第四名進入彎道、滑向外側尋找最佳入彎角度的機會,鄭凡直接內道切入實現了反超。

藉助慣性的作用和速度的優勢,鄭凡借勢又從內道滑向外道,對第二名和第三名實現了反超越。

進入直道時,鄭凡的前面只剩下了一個吳衝。

一個彎道連超三名運動員,鄭凡暗暗給自己點了個贊。

看臺上的趙大地也歡呼了起來:“不愧是我的隊員!繼續加油,小凡!”

鄭凡:信不信我現在就“翻車”給你看!

……

加速時間僅僅過去了不到四秒,但這次鄭凡並沒有將這個技能用到極限。

他果斷放棄了加速技能剩餘的3秒有效時間,在併入內道後,就以正常速度緊貼著吳衝開始滑行。

鄭凡隨機應變,他再次調整了自己的戰術。

跟滑前半程,並在最後兩圈時,開啟加速技能,尋找機會實現超越。

靈感就來自1000米預算的第四小組。

跟滑可以極大的減小風阻,能夠讓自己減少體力的損耗。

吳衝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

每次滑過直道,吳衝都能與鄭凡拉開一小段距離,但鄭凡以過硬的過彎技術,又能在彎道重新貼上來。

兩人就分分合合的一直滑倒了第八圈。

因為只是跟滑,雖然速度始終保持在41公里每小時左右,但鄭凡也沒感覺到身體肌肉出現過度僵直或者脫力的現象。

只是精神更加萎靡了,好想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

期間,排名第三位、第四位的選手倒是安分,緊貼在鄭凡的身後跟滑,想的倒是和鄭凡一樣。

前四名猶如一個密不可分的小團體,倒是第五名體力有些略顯不濟,慢慢拉開了與前四名的距離。

比賽進入第八圈,變故突發。

排在第三、第四名的兩位選手有點沉不住氣了,於是在進入第八圈第一個彎道時,兩名運動員同時發力,直接滑向外圈,試圖實現外道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