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社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連續打了仨電話,徐容才終於問到了李雪建家的地址。
並非折轉透過他人,三個電話都是打給李雪建的。
徐容一提感謝,李雪建就說那並不是單方面的指導,而是相互學習,而且在劇組他忙前忙後的,已經感謝過了,沒必要再專門跑一趟。
直到徐容第三次說了實話,想請教一些問題,李雪建最終才透露了家裡的地址。
評價一個人,不能看他怎麼說,而是要看他怎麼做,這是徐容三通電話之後明悟的道理。
因為他自己也學會了謙虛,只是卻沒有李雪建貫徹的徹底,他雖然心性成熟一些,但某些時候,年少的輕狂總是會不經意流露出來一星半點的,不然當初拍攝《新上海灘》時,也不會對“皺眉二人組”的表現發笑。
但李雪建的謙虛不僅停留在嘴上,還體現在了行動中。
他從來沒表現出因業務水平比別人強而輕視任何人,即使在指導時,也是用商量或者建議的口吻,好似他自己所言,他只是個小學生。
綜合評價達到了S的小學生。
徐容有時候在想,李雪建能有今時今日的聲評,和他身體力行的謙虛絕對息息相關,在這點上,他是羨慕的。
李雪建的同齡演員不少,可是聲望和他比肩的,卻是一個也沒。
他在某一刻,也動過要不要學李雪建的念頭,可是最終給他自己否定了,捫心自問,他做不到那個地步,他會學習、會借鑑,但絕不會徹頭徹尾的模仿。
他是徐容,不是李雪建,也沒有一個當大導演的表哥。
而且在他看來,李雪建實在愛惜羽毛的有點過分,李雪建幾乎沒接過商演或者品牌代言,於一個演員而言,這些才是來錢的大頭,光靠片酬,保證溫飽或許沒有太大的問題,若是還想富裕,那基本不太可能。
李雪建並不富裕,至少從住處上看如此,小區老舊,甚至沒有電梯,應當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建的家屬院。
門鈴什麼的,更是奢望。
徐容“哐哐哐”地拍了幾下防盜門,開門的是個跟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穿著白色體恤藍色印花短褲,青年站在防盜門後,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才開了門,撇著嘴道:“你就是我爸說的那個叫徐什麼的?”
徐容聽他這麼說,知道自己沒找錯門,笑著道:“對,老師在家吧?”
眼前這個年輕人面相瞧著與李雪建有幾分相似,應當是李雪建的兒子。
“怎麼說話呢”?李雪建忙從客廳的沙發起了身,走到了門口,道:“小徐來啦,快,進屋說話。”
徐容進了門,說道:“老師,您學前班的學生來看您啦。”
“嗨,別說這個了”,李雪建笑著擺了擺手,注意到他手中的禮盒,臉上的笑容一下收了,道:“來就來,還拿東西做什麼?”
“那可不,不拿東西怎麼求人辦事”?開門的青年站在一旁,輕巧地補了一句,見李雪建又要呵斥,道:“我先回屋啦。”
徐容有些尷尬,對方說的還真沒錯,他的確是求人辦事的。
這時打陽臺上走來個瘦瘦的中年婦女,眼角已見幾道笑紋,道:“小徐是吧,趕緊坐下說,孩子不懂事兒,可別往心裡去。”
“這是你於阿姨”,李雪建介紹了,轉頭朝屋喊了兩聲,卻沒動靜,才苦笑了一聲,道:“那是你...對了,小徐你今年多大了?”
徐容先是衝於阿姨問了句好,才道:“我87年的,19了。”
“可巧了”,於阿姨給他倒了杯白開水,道:“跟我們家李亙是同一年的,來,喝口水,小徐你幾月生兒?”
這個問題徐容還真答不上來,他確實不知道自己的生日,爺爺只說撿到他的時候是個大冬天,但到底出生了半個月還是一個月或者倆月,老人也說不太清楚。
他的身份證上,寫的是1月1日,因為老人就是那天撿到的他。
因此此時他只能說個大概的季節:“我年初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