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和尚(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時間的前行,徐容發現自己又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亮劍》沒播的時候,他斷言這部戲不大可能會紅。
《亮劍》紅了之後,他儘可能大膽的放眼前望,做出了紅也就紅當下一段時間的論斷。
等一輪播放過半,他才意識到先前的預估實在太過保守。
最深的感觸是,時間有點不太夠用。
每週至少三天,他要跟著導演陳建或者張光北到處去為二輪三輪宣傳、參加各種活動。
剩下的四天裡,他要抽出一到兩天,因為還有許多電視臺、雜誌、報社的訪談。
與此同時的,電視、報紙、雜誌、網路,各式各樣、各種角度的吹捧紛沓至來。
關於劇本劇情多麼多麼優秀。
關於演員表演如何如何精彩。
關於拍攝過程怎麼怎麼艱辛。
方方面面,甚至一個群演都能拉出來寫一篇文章誇上半天。
和尚作為重要配角之一,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大量關注以及吹捧,因為悲慘的結局,當然也收穫了相當多的同情。
至於李又斌,徐容壓根沒見到人。
“這一個月,賺了我上半輩子的錢。”
這是一次電話時,李又斌疲憊之極時吐露的無奈心聲,每天只休息兩到三個小時,除了應付各路媒體之外,他還要參加各種商業、公益以及某些不得不參加的活動。
一入江湖,身不由己,這是徐容的最深刻的體會。
他想回到學校去,好好學習、唸書。
這是他上網尋找誇讚自己的評論時某一刻突然萌發的念頭,因為所有的評論裡,自始至終,都是和尚如何如何,從沒有提到徐容如何如何。
並且念頭自打生出,便茁壯成長。
是的,《亮劍》紅的發紫,資方賺的盆滿缽滿,李又斌也賺了半輩子沒賺到的錢,可是自己呢?
一天天只能拿劇組發生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彷彿一個老年痴呆的話嘮似的,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在不同或者類似的場合不斷重複,以博取聽者的笑聲。
掌聲、鮮花,以及數十條評論當中其中一條對和尚的誇讚,除此之外呢?
什麼也沒有。
他想回去,可是資方、劇組、經紀公司都在或明或暗地告訴他,不能那麼做。
但他已經愈發清晰的認識到,紅的是戲,紫的是李又斌,他只是戲的一塊不大的拼圖,是李又斌身旁的綠葉。
而如此的浪費時間,是對自身的不負責任。
他希望注意到自身的人,應當早已注意到了,剩下沒注意到的,他再去人跟前晃八回,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在十月下旬,他回到了學校,這半個月裡,省級衛視他基本上跑了大半。
剩下的不太重要的宣傳,他以學習為由推脫了。
“這一個月,賺了我上半輩子的錢。”
這句話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當中。
在過去,徐容不知道演員紅了能賺多少錢,但如今他知道了。
而且李又斌本身的存在,也簡單直接地告訴他了如何賺這麼多錢。
A+的綜合評價。
這個前提具備了,剩下的就簡單了許多,等。
等風來,扶搖直上。
回到了學校,徐容再次恢復了單調、充實又充滿了獲得感的有趣且枯燥的生活。
唯一不太開心的是,學校的老師不太敬業,不過請教個問題而已,回回見了他老跑的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