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斐。”

徐容“哦”了一聲,這名字聽著比張蕊好聽多了。

這麼一說他還真有點印象,因為剛才找“張蕊”的時候,但凡姓張的,都被他重點關注過。

而且小張同學的排名挺靠前,正常情況下,只要高考分數過線,錄取應該沒太大問題。

至於徐容自己,他相當自信,他甚至覺得,讓後邊的考生一門英語也無傷大雅。

雖然他的英語成績稀爛。

這是教育環境決定的,他初中還在鎮子裡上,英語老師是體育老師和數學老師兼的。

因為三門課本身就是一個老師教,上課的時候操著一口地道的豫東式發音,好好的小華和小明的日常交流,從他嘴裡說出來跟吵架似的。

後來哪怕到縣城上了高中,學校整體對英語也不太重視。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越是偏遠地區,越是信奉這個道理。

藝考結束之後,徐容突然感覺有點閒的無聊。

郭思中間打了個電話,問他要不要接戲,一個大約一百場戲份的角色。

徐容想了想還是拒絕了,自信歸自信,但卻不會盲目自大。

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他已經透過了藝考,接下來只要按時回去參加高考基本上就能進入北電。

每天輔導輔導小張同學,自己再做兩套卷子。

大概是熟悉了,也可能是想讓他多些時間輔導女兒,王阿姨每天都會留他吃中飯。

“小張同學,不會做的題可以空著,等其他的做完了回頭再做。”徐容看了一眼小臉通紅的小張同學,無奈地勸道。

他發現這個學生有點死腦筋,每次他這麼說都會答應的好好的,但是一旦遇到不會的題,就硬著頭皮死磕,每次都憋的小臉通紅。

以前馬虎的時候還好,不會的,她以為自己會,三下五除二的就能給做了。

雖然做錯了,但是做的通順,可現在知道怎麼是錯的,卻還不知道如何是對的,就死勁兒的卯。

“哎哎哎,咋還哭了呢?”

“王阿姨,王阿姨快來,小張又氣哭啦!”

高考結束之後,徐容在家呆了大半個月,把地裡的活幹了,便收拾行李來到了遼省和劇組會和。

早些年分地的時候,爺爺分了二畝地,爺倆這十來年指望著二畝地和每個月幾百塊錢的退休工資,日子過的還算愜意。

要拍攝的戲名為《繼父》,他出演其中的張寶金一角,戲份比較多,算是主要配角之一。

戲的時代背景為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主要講述的老關頭和妻子以及四個繼兒女的家庭糾葛。

在到達鳳城之前,徐容滿懷信心,節奏臺詞雙C的評價,再提升一次,就能達到C,三大院校一些畢業生也才就這水準。

可是到了片場,看了仨十二三歲孩子的表演後。

他沉默了。

很真實。

這就是他看了一場戲後的確切感受。

與他一樣沉默的,還有演他兩個弟弟的張澤和史利嘉。

那三個孩子在戲中是他們的幼年。

張澤瘦長臉、丹鳳眼、高鼻樑,倆人同住一個房間,昨天已經認識。

仨人對視了一眼,年齡最大的張澤,幽幽吸了口涼氣,道:“我感覺咱們可能會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