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沉默(第1/3頁)
章節報錯
“世界上無論何種語言藝術,都需要不同程度地擴大日常講話的口腔開度以及咽腔容積,以使得聲音更具凝聚力,更達遠。”
徐容說著,突然使用了口腔共鳴,使得聲音呈現出了播音腔的特點,“觀眾朋友們大家早上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報告會,報告會的主要內容如下,第一,6月15日,《毒戰》全球同步上映。”
對於專業人士而言,徐容示範的只是共鳴的簡單運用,但是於廣大不明真相的網友,卻下意識地的覺得非常厲害。
“臥槽,徐容還能當主持人?”
“我說中傳怎麼抽風要聘任他當教授。”
“其實所謂的播音腔技巧非常簡單,咱們平時說話的時候,往往都是直接把氣送出來,影視表演多為這種方式。”他說著,左手手指和手掌呈約摸九十度的角,右手食指沿著左手手腕以流暢的曲線劃到左手的指尖部位,“這就是發聲過程中氣的流動方向,但是這種方式特別費嗓子,聲音的集中度也不高。”
“開啟口腔會出現什麼效果呢?”徐容說著,左手手掌微曲,右手的食指再次從左手手腕出發,和上一次不同,這一次氣息直直地頂在了右手手指的關節處,“氣流經過口腔時會打在我們的上顎部位,形成共振,也就是咱們成說的口腔共鳴,聲音就會以咱們平時所說的播音腔呈現。”
徐容正要接著講吓去,突然發現中後排不少人悄悄地張開了嘴巴,似乎試圖使氣息“打在上顎”,他看向前兩排的觀眾:“有誰帶衛生紙了嗎?”
一個約摸二十歲左右的女孩率先跑了過來:“徐老師,給。”
徐容瞧著女孩有點面熟,可是一時間並沒有想起在哪見過,只笑著道:“謝謝這位同學。”
他抽出一張衛生紙展,單手提著上沿放在跟前,側身面對著觀眾席和鏡頭:“很多初學者不確定有沒有達到‘聲掛上顎’的效果,很簡單,把展開的衛生紙放在嘴巴前,發出“哈”聲音。”
“哈。”
他手中的衛生紙輕輕飄起。
“衛生紙飛了起來,這是我們正常說話時氣息的流動方式。那麼口腔共鳴時氣息流動會是什麼效果呢?”
他說著,再次將衛生紙靠近了嘴巴:“哈。”
儘管他的聲音這一次更凝聚、更高亢,可是衛生紙只輕微的顫動了一下。
“大家可以看到,當我運用口腔共鳴時,雖然我也發出了聲音,但是衛生紙的擺動幅度十分微弱,因為這種方式下氣流並不是直接打出來。”
徐容收起了衛生紙,轉過身直面禮堂道:“相信現在無論在場的觀眾還是線上的觀眾,都已經瞭解了口腔共鳴的基本原理,而且也都已經學會並且能夠很好的運用口腔共鳴,至於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雖然形式不同,但是本質是相同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隨著徐容再次預設觀眾“已經學會”,各個直播平臺上仍在費勁地練習口腔共鳴的觀眾血壓極速飆升,而直接結果就是評論瞬間爆炸,他們已經受夠了!
徐容每一次都說的十分真誠,似乎他已經講的十分詳細而且這些東西又十分簡單,別人再學不會就真的不是他的問題。
只是諸多觀眾還在瘋狂的敲打鍵盤時,徐容緊接著一句話如同兜頭一盆冷水,壓制了他們爆發血脈力量的衝動。
“以上這些都是舞臺表演的基本常識,就像開火之於做飯,它簡單,但並不意味著不重要,相反,越是基礎的東西,往往意味著越重要,那麼接下來,我來分享我怎麼做出一道美味佳餚。”
徐容稍微推了推金絲眼鏡,道:“腔體共鳴是東西方語言藝術的共同技巧,但是因為語言的不同,這種技巧的使用又有所差異,接下來我就講講基於不同語言的特點,如何合理地運用共鳴,來充分發揮語言本身的魅力。”
“眾所周知,語言的發聲方式有靠前、靠後的習慣,因此語言藝術也就必然受發音的影響,並由此而形成口形的開度的大小之分,我們傳統的曲藝唱法受漢語發音影響,採用‘淺聲道’發聲,而美聲唱法是以義大利拼音為基礎,採用的是‘全聲道’發聲,因此,口腔的開度是有區別的。”
現場中戲、北電、人藝、國話、中傳的師生、演員們望著前方娓娓道來的徐容,崇拜的情緒不知不覺間澹化了許多。
經過半場的演講,他們逐漸意識到一個冰冷而又殘酷的事實,絕大多數徐容預設為“大家都會”、“有手就行”、“眾所周知”、“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內容,往往都是他們過去認知當中比較複雜高階的知識或者需要長年累月練習的技術。
而網路上,被徐容壓制的血脈力量也徹底平息。
“開火做飯!”
“基本常識!”
“眾所周知!”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拖大家後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