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句彈幕似乎釋放了某個訊號,在三秒鐘後,“大師風範【鼓掌】【鼓掌】【鼓掌】”的瞬間刷屏。

中戲,徐祥看著螢幕上近乎刷屏的彈幕,不由愣了一剎那,他驚訝的並非彈幕,而是徐容的坦誠。

他似乎已經沒有太多顧慮,想說什麼就說了出來。

可是徐容明明才二十多歲,任何人都能看得出來,他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但徐容此時給他的感覺卻恰恰相反,他此時的心態對於“前途”似乎已經完全不放在心上,人民大會堂那麼快能審批下來,並且多家主流媒體同步直播,其原因當然是不是為了給《毒戰》宣傳。

“徐老師,你已經佔了4個熱搜啦。”

徐容聽到喊聲,在愣了一剎那後,乍然笑了:“既然目標已經達成,騷話就不說了,咱們現在幹正事。”

“哈哈哈。”

隨著禮堂內的笑容落下,徐容緩緩道:“我先講一下我為什麼要建立新的表演體系。”

“第一,是因為過去的方法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用。”徐容伸出了一根手指,“我們很多同行,總是自稱是體驗派、表現派或者方法派,但們心自問,你真的是嗎?”

“還有另外一些同行面對媒體時,這裡我就不點名啦,一張嘴就是一大串專業名詞,像什麼‘真聽真看真感受’、‘心象意象形象’、‘體驗移情’,不說這幾個概念之間本就自相矛盾,我從她們的作品當中,根本看不出她們說的這些東西。”

相較於“冷清”的 yy直播以及“冷清”人日直播,新浪直播間要歡樂的多。

儘管徐容“不點名”,可是網友很快扒出他說的是當今炙手可熱的四小花旦中的兩位,而彈幕的內容也瞬間跑偏。

“大咪咪:徐容是我最好的哥們!”

“徐容:我就不點名啦!”

“糖糖:真聽真看真感受!”

“有沒有懂行的,徐容說的‘這幾個概念之間本就自相矛盾’到底什麼意思?”

而一直關注著直播的楊蜜發現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彈幕當中,在愕然了幾秒鐘之後,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爭議是她對自身的營銷策略之一,被網友談論於她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可是徐容的話又讓她感到擔憂,自己以後面對媒體時是不是儘可能不要談論專業性的內容?

徐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又犯了自以為是的毛病,而是繼續道:“我們可以騙媒體,甚至可以騙自己,但是卻騙不了觀眾,因為作品就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無論我們說多少專業名詞,也改變不了戲難看的事實,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藝人會遇到,對於真正的演員而言,至少據我所知,大多數同行也都遭遇過類似的問題,理論很容易理解,基礎練習也足夠,可是一旦進入實操,就會發現和預期存在差距,那麼問題來了,是人的問題還是理論的問題?”

徐容望著禮堂內一雙雙疑惑、懷疑、崇拜的眼睛,笑著道:“我選擇了後者,我認為斯氏體系是不完全正確的,更準確的說,它不完全適合我。”

“譁。”

儘管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徐容甩開了斯氏體系,可是此時聽到徐容親口否定,很多人一時間仍難以接受。

相比於現場的譁然,yy直播的彈幕更加熱鬧。

“扯澹,斯氏體系有問題?呵呵,誰給他的勇氣?”

“都是胡扯,徐容就是在譁眾取寵,我看過他的理論,完全都是胡說八道。”

“客觀而言,以和合作為指導思想,他的理論根基完全建立在大氣層。”

被“快去yy看猴子”的熱搜吸引,不少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觀眾此時忍不住發表了自身的看法:

“徐容已經發表自己的理論。”

“你們聽說過矛盾論嗎?”

“矛盾?寫《家春秋》的那個?”

“不是,寫《西遊記》的那個。”

“特麼的胡扯,《西遊記》明明是六老師寫的。”

“是你們先胡扯的。”

眼瞅著彈幕逐漸跑偏,“不許耍猴!”的彈幕迅速刷屏,而隨著這條彈幕,某個群體似乎達成了默契,評論區爭議猝然消弭,彈幕上也再次恢復了對徐容清一水的批評。

隨著yy直播觀眾對徐容的全盤否定,“yy直播的反人性言論”迅速擠上全網熱搜第一。

而在禮堂內,徐容不急不緩地道:“所以,我最終的選擇是承認斯氏體系給予了後來者提供了理想模型,而我們都在趨向於這個理想模型,我知道這個結論對於大多數同行難以接受,甚至信仰轟然崩塌,但還是建議在座的各位以及電腦、視機前的觀眾不要迷信所謂的權威,在學術探索的過程中,迷信權威只會讓我們停滯不前,更不要輕視任何人,我之所以想到以‘氣’作為臺詞體系的核心,還是得益於我們院一位實習生對我的批評。”

此時,作為徐容的同班同學,楊蜜的表情已經逐漸嚴肅,因為她漸漸發現,徐容所說的內容,慢慢的超出了她的理解範圍。

“為什麼說‘斯氏體系’是理想模型?”

“‘真聽真看真感受’和‘心象意象形象’以及‘體驗移情’為什麼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