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前夕(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難道不是應該有某個影評人或者同行跳出來,大膽預估《毒戰》得賠的底兒掉嗎?
這讓他有點擔心,沒有影評人、同行,意味著著他大機率打不了某些人的臉,甚至極有可能萬眾矚目之下,票房卻平平無奇。
不僅劉燕名心裡沒底,對於《毒戰》的成績如何,他心裡其實也頗為忐忑。
截止到到目前,內地年度總票房74億,國產電影總票房31億,佔比40%。
而6月同時期上映的影片,除《畫皮2》以及《痞子英雄全面開戰》外,還有《飢餓遊戲》、《普羅米修斯》、《白雪公主與獵人》等歐美大片。
內地電影市場潛力確實巨大,但目前而言影院的數量是有限的,票房也是有限的,也就意味著,蛋糕就那麼大,別的電影多切一點,《毒戰》所能拿到的比分必定減少。
哪怕被冠以“戲劇大師”的名頭,他同樣不願遭受票房失利。
人藝、中戲副院長的身份幫助他編制一張龐大的關係網,這張關係網保證他競爭者必須在規則內與他公平競爭,一旦有人想破壞規則,而他則具備直接將對方驅逐出場的權力。
但演員的公眾人物屬性,尤其是明星屬性則是維持他現有的生活水準的前提。
在娛樂圈,是沒有下坡路可走的。
影視的製作週期過於漫長,一個藝人的事業發展一旦開始呈現下滑態勢,市場立刻就會推波助瀾,加速這種下滑的趨勢。
因為誰也不能確定一部戲從立項到正式上映,領銜主演到底還剩多少市場號召力。
他過去的作品保證了他二十年內不會被市場忘記。
但他更清晰的記得,他今年還沒有接到理想的代言合約。
市場仍在觀望,觀望《毒戰》的成績。
1.5億。
這是整個行業對《毒戰》的最低要求。
儘管這個票房於劉燕名而言已經是大賺特賺,但那是他和孫洪雷以友情價價出演的情況下。
於整個影視市場,《毒戰》票房必須達到1.5億,不然於投資方而言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他將視線從《畫皮2》的海報上收回,問道:“小張,你說有沒有什麼能讓我短期內獲得海量關注的辦法?”
小張同學想都沒想地道:“有呀,直播點評我們排戲。”
“直播點評?”
“對呀,我敢保證你只要直播,就一定能火。”小張同學嘿嘿笑著。
徐容沉吟了兩秒鐘,輕輕地搖了搖頭:“你說的辦法的確能夠讓藝術類院校的師生關注,但是大眾根本聽不懂,他們也不想聽。”
“哎,有啦,最近網上很多人都特別好奇為什麼你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第一位戲劇大師’,要不你給我們大概普及一下你的理論體系?”
“這個主意不錯。”
“等等。”
他留意到了小張同學話中的某個詞彙,轉過頭來瞧了她一眼:“我們?”
“你說的這個‘我們’,包不包括你?”
小張同學縮了縮脖子:“嘿嘿。”
在徐容為《毒戰》的票房太差感到擔憂時,某間煙霧繚繞的會議室當中一群人則在擔憂著《毒戰》的票房太高。
王中磊拿著一沓資料,道:“我今天過來,不是要追究責任,而是我希望各位能夠意識到,我們這次的對手和過去完全不一樣,靳芳芳極其擅長營銷,我們必須做好全面的應對策略。”
會議室內,除了王中磊,還有四名中年男子,聽到王中磊的話,其中一人當即就要反駁。
王中磊似乎早已預料到眼下的情形,接著說道:“不然這麼偉大的作品輸在營銷上,我都替各位感到惋惜。”
會議室內一時間安靜下來,因為王中磊並沒有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的微風。
王中磊此時看著乾著急,作為投資人,他之前就曾多次強調過《毒戰》的營銷勢頭必然強勁,但是負責《畫皮2》營銷工作的陳國富、楊真鑑等人似乎壓根沒當回事。
但最近的情況完全也完全印證了他的預估。
《畫皮2》最初的營銷策略是超豪華明星陣容+持續的爭議,而《毒戰》則是超豪華陣容+大師作品的噱頭。
和《畫皮2》一樣,《毒戰》也採用了傳統媒體+新媒體+社交平臺的全渠道營銷策略,幾乎只要上網,就躲開不二者的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