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俗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者,相比於中戲系主任,調任人藝的辦公室主任屬於降半級任用,但是人藝的特殊之處在於,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每年來院裡看戲的高階領導有一個斃一個,這個國家立刻就得陷入癱瘓,至於中層領導,那更是數都數不過來,總而言之,搞的好了,無限可能。
當然,搞的不好那真真一點可能也沒了,不過他相信徐容必然能搞好。
明白了徐容的想法,張合平給他倒了杯茶,道:“小徐啊,你能有上進的想法,我是贊同的,可是也不要把自己逼的太急了,你還年輕,滿打滿算,也才二十五歲,要能沉得住氣。”
徐容沒想到張合平會拒絕他的要求,忙解釋道:“院長,我是等的了,可是那麼多老爺子老太太可等不及啊。”
“嗯?”張合平愣愣地瞧著徐容,他已然意識到自己猜錯了方向,可是面上並不見半分慌張,“談談你的想法。”
等徐容一五一十的說了緣由,張合平愣了好一會兒,啞然失笑著撓著稀疏的頭髮,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啊,不過你這個想法,是不是太,太...”
“院長是不是想說,太狂了點?”
張合平笑著,點了點頭,同時不禁懷疑自己讓他管辦公室的決定是否正確。
大概三年前,徐容還沒入院那會兒,他聽吳鋼說過,徐容想演王利發,當時他第一印象覺得這是一個很狂的年輕人,可是不狂,還是年輕人嗎?
但是之後,他改變了這種觀念,徐容身上看不到絲毫屬於他這個年齡段的輕浮,他倒也沒覺得太過奇怪,再多的稜角,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裡滾一遭,也都該磨平殆盡了。
但是今天,他終於意識到,坐在自己跟前的,不是那些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而是一個二十五歲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儘管他一向掩飾的很好,但是骨子裡那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張狂是始終存在的,壓的久了,終歸是要冒出來的。
他第一次的生出了點疑慮,徐容真的能做辦公室嗎?
徐容笑著,道:“其實一百年前,當時影響時代命運走向的那批先輩也都沒比我年長太多,當然我肯定比不了他們,但是如果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連這點張狂都沒有,那恐怕真白白年輕一遭了。”
張合平哈哈笑著,道:“沒問題,這個事兒我替任明應下了,不過先說好啊,《甲子園》都是你的前輩,你在我這狂可以,但是到了那,你可得收斂點。”
“感謝院長栽培!”
對於張合平的支援,徐容自然投桃報李,道:“院長,另外,我還有個請求,你可以批評我,但是我還是得說。”
張合平的神態很輕鬆,因為他知道,徐容做出這副表情、說出這樣的話,必然是他樂意聽的好事兒。
“是這樣,您有時間了,能不能配合我工作室的人員詳細的敘述一下您的生平。”
張合平怔忪了一瞬,低聲問道:“你的意思是?”
“給您做傳呀!”徐容理所當然地道,“您對咱們院的貢獻有目共睹,重設藝委會、上《窩頭會館》、《雷雨》,開展十大專案,雖然您執掌的時間不長,但我覺得在咱們院史上您對咱們院做出的貢獻幾乎可以和老院長並列,老院長一手建立了人藝,您讓人藝浴火重生。”
“過了過了過了。”張合平連忙擺手,躊躇了好一會兒,又接續道,“小徐,你有這個心,我很感謝,這證明我這幾年的心血沒有白費,但是,我還是要批評你,你給我做傳,你讓別人怎麼想,怎麼看咱們?”
徐容從張合平的猶豫當中,感受到了他內心的熱切和嚮往,憑心而論,歷任掌門人當中,張合平對人藝做出的貢獻的確僅次於老院長,這是兩人所能調動的資源決定的,老院長和上面有舊,首都劇場使用了和人民大會堂一模一樣的材料,而張合平屬於空降,所以既能要到錢,又敢大刀闊斧的改革,剩下的,一來要不到資源,再者做起事情來又束手束腳,前怕狼後怕虎,能做成事才怪。
“咱們又沒做虧心事,管別人怎麼想怎麼看幹什麼?”徐容當即義憤填膺,“再者,咱們又不不是胡編亂造,不過是把事實寫出來而已,那麼多對人藝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實事、新事、大事、有意義的事,以後說起來,總不能連個總負責人的名字都不提吧,院長您要這麼說實在太不講道理了!”
“不行不行不行。”
徐容腦海當中忽地浮現出了古代的三請三讓之禮,就是新皇帝登基之前,大臣要勸諫三次:國家沒您不行,您必須得登基主持大局啊。
而新皇呢,儘管心裡早就急得要死,可仍不得不拒絕三次,最後才為了天下社稷和黎民蒼生勉為其難地接受登基稱帝的請求。
而此時的張合平大概也是類似的心態。
果然,在兩人再現三辭三讓的繁文縟節之後,張合平終於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徐容給他做傳的要求,可是嘴上卻仍道:“我做事情,也沒想過圖名聲,雖然你說這麼多功績總不能憑空生出,可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這點編寫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
“嗯,明白,明白。”
在徐容出門之前,張合平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徐,好好幹,你的擔子很重。”
等徐容走遠,張合平慢條斯理地關上了辦公室的門後,無聲地嘆了口氣,他心裡很清楚徐容特別擅長圍獵,他是編劇出身,又經常參與民營影視公司的專案,其實並不缺錢,對於形形色色的誘惑也具備相當的抵制能力,可是徐容送上的這份大禮,他實在難以拒絕。
人活一輩子,終歸逃脫不了名利二字啊。
再次嘆了一口氣,他迅速走回辦公桌後,拿出了紙筆,唰唰地在本上羅列起關於童年、青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