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日常(第2/3頁)
章節報錯
朱疆昨天說過一段關於酒的言論:在每一個宿醉的清晨,那種悔恨,那種遺憾,簡直痛徹心扉,但當再次坐到酒桌上,總是難免生出賜人一醉的豪邁氣概。
他從未有過此類的豪邁,因為他跟人喝酒,往往都是最早倒下的那批人,但是遺憾和悔恨卻每一次都體會的相當深刻,就像現在。
一口氣將櫃上的小米粥一飲而盡,起了床衝了個熱水澡,酒意才褪了大半。
而此時,他才感覺確實有點餓了。
“小張?”
“王阿姨?”
吃了應該是王阿姨留下的一碗蒸雞蛋,徐容在家裡轉了一圈,卻沒見到半個人影。
心中倒也沒覺得奇怪,徐行的爸媽和小張同學的爸媽都來過京城,但是每一次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而且每一次都是趕在節假日,那些有名的景點,基本上都沒怎麼去轉過,趁著這次他們結婚,倒是可以走走走逛逛。
只是父母有了時間,作為子女的他們,一個個工作天天忙的腳不沾地,根本沒有時間陪著他們閒逛。
他又倒了杯牛奶,稍微加熱後端著杯子又上了樓,躺在起居室的沙發上,思考起明年的規劃。
眼下在代言市場遇冷,給他提了個醒,市場對於他的未來前景仍然持有觀望的態度,但對於他當下的人氣,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就像三大獎的頒獎詞,在電視劇行業,他塑造的餘則成、劉新傑是諜戰類電視劇代表人物,餘味則是新時代好男人的典型代表,帥紅兵則是特殊時代年代劇的收官之作。
儘管隨著時間流淌,《紙醉金迷》、《羊城暗哨》、《新上海灘》以及幾年前火爆全國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因為觀眾的審美情趣的變化,逐漸澹出了大眾視野,那些角色也會隨著時間和層不出氣窮的新戲被觀眾漸漸澹忘。
但與之相反的是,《大明王朝1566》、《潛伏》以及《黎明之前》卻不斷被各大電視臺和網路影片平臺播放,而且每一次播放,都能取得還不錯的收視率。
這於他而言是一種褒獎,當然,除了褒獎之外,其所帶來的經濟收益,會讓他受益終身。
因為隨著他的作品成為經典,他會逐漸積累龐大的影迷、粉絲群體,若是有朝一日,他難以產出新的高質量的作品而陷入經濟拮据的境地,那麼這些經典作品積累的龐大粉絲群體,極容易透過代言、綜藝節目變成可以一茬又一茬收割的韭菜。
這也是他堅定投資《北平》的原因,短期內,甚至三年內他都不可能回本,但是他相信,《北平》將會和《大明王朝1566》一樣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給他帶來遠不止簡簡單單的數字所能代表的收入。
就像六老師之於《西遊記》。
如今,他逐漸理解劉燕名那句話,好戲的根本,是要有好劇本。
“唔。”
歪在沙發上,他突然隱約聽到一聲跟剛出生的小狗似的的奇怪叫聲,不由皺起了眉頭,家裡的確養了狗,但那是在院子裡,應當不會跑樓上來。
他又側耳傾聽,鐘錶指標的轉動的輕微“察察”聲在走廊裡輕輕迴盪。
“唉。”
在他以為剛才是自己幻聽的時候,一聲若有若無的熟悉嘆息,輕飄飄的傳來。
徐容起了身,循著聲音來的方向,一路走到了書房門口,扶著門把手,輕手輕腳推開房門。
房間內,只見書桌左側擺著一盤蘋果、火龍果等各種切好的水果,右側放著一杯奶茶,而奶茶旁邊,小張同學那隻印了許多卡通動物的紅色馬克杯釋放著澹澹的咖啡香味。
在果盤和奶茶杯中間,一本展開的書呈八字豎在書桌上,書後,小張同學兩手墊著下巴,眼睛無神地望著展開的書本。
徐容掃了一頁封皮,好傢伙,《左傳》!
“你,在看《左傳》?”
“昂!”小張同學了無生趣地應了一聲,“可是我看不懂。”
他走到旁邊,把書收了起來,道:“看不懂很正常,你要是看這本書的話,我建議你最好把電腦開啟,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可不是說說,比方說‘隱公元年,鄭伯克段於鄢’就這麼簡短的一句話,你要是想看明白,不看個幾萬字的資料,根本不知道每一個字其背後的所蘊含的含義,比方說“隱”吧,你先弄懂中國古代關於諡號的規則、意義,在古代,有實無名曰“隱”,可是既然有實無名,為什麼還能有“隱公”這個諡號呢,其次,你從他們的諡號,基本上可以看出他死之後時局的變化。”
小張同學見徐容把書收了起來,歪著腦袋看著他:“徐老師,你不是說讀史使人明智嗎,為什麼我越看腦子越迷湖?”
“《三國》人人都能說上一段,可是網路上為啥噴子還是那麼多?讀史可以明智,我的理解是,並不是你懂得了歷史事件就可以明智了,而是由此產生的思維、思辨能力,國人向來不缺乏歷史知識,缺乏的是歷史觀點,歷史的可貴,也並非其記得許多事實,而在其能據此事實,以說明社會進化的真相。”
“社會進化的真相?”
徐容朝書架的邊角揚了揚下巴,道:“那不是,呂思勉的那套就有提起,很有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