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開機二十天,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粵語立體環繞之下,徐容發現自己逐漸掌握了一項新技能,粵語。

距離表達還有一大段距離,因為沒有刻意學習,他眼下只會gang一些相對簡單的詞彙,但是如果別人用粵語跟他交流,他連蒙帶猜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聽到杜其峰極具穿透力的咆哮聲,他側起耳朵仔細分辨,只不過和往常一氣兒罵上半天並且在眾人以為就此結束後還能再殺個回馬槍不同,杜其峰的咆哮乍然而起,倏忽而逝,以至於讓人懷疑是不是出現了幻聽。

只不過發現片場內的眾人都悄悄地鬆了口氣,徐容確認剛才聽到的聲音並非幻覺,杜其峰的確發火了,只不過人還在監視器後,那麼物件估計應當是游乃海或者鄭釗強其中之一。

他轉過頭,視線在周圍一個個疲憊不堪的同行身上流轉,最終落在了坐立不安的林佳棟和姜浩文身上。

胖碩的林樰歪在沙發上,一臉幽怨地望著徐容,在他過去的印象當中,一直以為黃小明、謝霆峰二人已經是當代年輕演員的天花板,非要形容,大抵就是眉毛皺下,演技爆炸,嘴角一揚,包羅永珍。

他從沒有想過跟一個年輕人對戲會這麼累,徐容的表現形式倒並不豐富,因為劇本和劇情的限制,他可以運用的維度就那麼多,但是他發現這傢伙對蔡添明這個角色的理解深刻的過分,很多時候他都覺得徐容的反應莫名其妙,可是回頭仔細思考之後,才發現其行為邏輯高度符合蔡添明這類人的某些性格特徵。

而且讓他感到無奈的是,每一個人都努力了,但是徐容個人的氣場實在太強了,導致其他人必須想方設法去壓過他,最不濟,作為劇情設定的大佬,七人的氣場不能弱於他。

見林雪哀怨地瞧著自己,徐容笑了一下,其實他也沒做什麼,不過是把自己徹底“斌化”了而已,在他存在的鏡頭當中,任何人都是背景板!

以戲中的身份來論,七人幫每一個人的地位都比他高,也不應當成為他的背景板,只不過除了林樰有能力反抗之外,其他人哪怕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沒有實際任何意義。

盧海朋、張兆輝二人除了無聊,倒沒太大的感受,參與拍攝的演員攏共10人,在他們各自看來,之所以杜其峰要求一遍又一遍的重拍,必然是另外9個人出了問題。

他們剛出道時,也曾被稱為好苗子,從業過程中,也曾有過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如今入行多年,自覺名氣上儘管不如那些所謂的頂尖藝人、巨星,但若是論業務能力,別說在香港,縱然兩岸三地都應當是拔尖的,之所以現實沒能達到,只是缺少一個合適的機會而已。

葉旋無聲地撇了撇嘴,她看的出來,杜其峰在裝逼、徐容同樣在裝逼,因為越能裝,觀眾和同行才越覺得他們賺那麼多錢是理所應當,演技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哪有什麼上下高低,哪有什麼衡量標準,所謂的好與壞,不過是觀眾愛屋及烏罷了。

國字臉的覃凱和李鎮起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他們捱了半天揍,本來戲服就厚,房間裡溫度又高,一遍一遍的重複之下,身上的衣服溼了幹、幹了溼,此時近乎脫力,可是他們只是小演員,根本沒有累的資格。

相比吳廷曄、葉旋二人的坦然和李振起、覃凱的疲憊,姜浩文和林佳棟倆人的狀態要反常的多,倆人彷彿兩臺機器似的,在復位的時間裡,倆人一個閉著眼睛不言語,一個低著腦袋不吭聲,但每一次開始拍攝前,總是能立刻變得神采奕奕,似乎根本感受不到疲倦。

姜浩文看著五大三粗,但是一上午下來,他的進步反而是最明顯的,從最初憑著感覺演,慢慢的開始從節奏下手,將自身的節奏調整的和戲的整體節奏同頻。

最讓徐容不能理解的是國字臉、寬額頭的林佳棟,這傢伙不去給王佳衛搭戲簡直特麼的屈了大才,因為他發現林佳棟每一次都能捯飭出點新玩意,儘管偶爾的冒出來的新東西感覺上有些不太對,但是絕大多數時候總是讓人忍不住眼前一亮。

而且倆人的不斷改變改進的表現恰恰說明了一點,他們能夠清晰地感知到自己演的不夠好,因此不斷的嘗試、改變,唯一不同的是姜浩文的改變是可以感知的,而林佳棟則是想象力賊特麼豐富。

林樰見杜其峰一通火氣發完沒了聲息,看向徐容,問道:“徐老師,你看?”

徐容擺了擺手,沒接話茬,他已經向杜其峰承諾過,片場的安排,他一概不過問,杜其峰要是現在放飯,他就跟著吃飯,杜其峰要是打定了主意這條不拍完不吃飯,那他就準備收一收,儘可能的先讓大夥把飯吃了。

“拍完這條就放飯。”

一道冰冷的聲音傳遍整個片場內外,回應的是四處接續響起的鬆氣聲,照常,不管能不能吃得上,類似的話兩個鐘頭前就應該說出來給大家點盼頭了。

聽到杜其峰的聲音,林佳棟緩緩睜開了眼睛,他絲毫沒覺得餓,反而腦子裡興奮的不行。

最初,他打算跟葉旋一樣擺爛,也就是用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面癱式演技表演,只要能憋住不笑,什麼戲都能演。

可是誰讓他的角度最好呢,因為徐容就坐在他斜對面。

最妙的是,覃凱和李鎮起先後倒地,給他創造了絕佳的時機。

因為這也就意味著覃凱倒地時徐容怎麼處理,在李鎮起接續倒地後他也可以有樣學樣。

憑空設計費腦子,抄作業誰還不會啊?!

“預備。”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