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

徐容看著筆記本上記下的三個詞語,輕輕地揉著眉心。

劇本的劇情講述的是毒梟蔡添明因一場意外車禍被津海市緝毒總隊隊長張雷逮捕,為求減刑,蔡添明供出了下線,廣海市大毒梟黎振標。

張雷決定以蔡添明為誘餌,徹底打掉黎振標團伙,只是不幸的是在抓捕黎振標團伙過程中與對方同歸於盡,壯烈犧牲,而與此同時,蔡添明卻也悄無聲息地逃出生天。

在筆記本上,只有寥寥四行字:

《毒戰》之蔡添明

“利己。”

“聰明。”

“狠辣。”

這是他完整地過了一遍劇本之後,得出的對人物的第一印象。

劉燕名最初希望他演正面角色張雷,但是他只是大概掃了一遍提綱之後,就決定了要出演蔡添明這個反面角色。

自打入行以來,他塑造的人物年齡段跨度很大,既有十八歲的帥紅兵,也有年近中年的魏端本,但都存著普遍的共性,就是幾乎所有的角色都是正面角色。

唯一的一個例外,《大明王朝》當中的沉一石,也只不過是一個在諸多勢力的夾縫中掙扎求存的可憐人。

有一段時間,他甚至生出過迷惘,正面角色到底該怎麼演?

只不過後來慢慢發現,其實那只是自己給自己出了個難題,因為真實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是不會永遠光芒四射的,至於王一民的那樣的絕對正面的人物,也只存在於偶像劇的劇本當中。

他拿起筆,想補充點什麼,可是猶豫了下,又給放了下來。

第一印象也許不是絕對的正確,但是既然產生了這種感性的直觀理解,那麼在進行修正時,必須要給予第一印象足夠的重視。

三種性格特點,每一個正常人都具備,只是有的人佔的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

而之所有把“利己”放在第一位,也是他本能的直覺,人都有利己的本能,而且蔡添明的一切行動,都是極致的利己在推動,從他最後逃出生天的結局來看,他從被逮捕後所做的選擇,都是求生本能下的種種努力。

不過這個結局,仍然有待商榷,內地不比港臺,一個毒梟最終成功逃竄,即使他去呲臉,恐怕也未必能呲過審。

至於第二點聰明,他認為自己的判斷足夠準確,而且這種聰明,是蔡添明自己十分確信的。

至於最後的狠辣,從蔡添明為了給自己減刑,毫不猶豫地出賣兩個徒弟更為明顯。

他的行動很具有迷惑性,但是如果把這三種性格特點綜合,行為就具備了合理性。

可是有一點仍是他不確定的。

徐容拿起筆記本,起身走出了下客廳沙發上趴著的徐行,走了下去,將筆記本遞給了她,道:“徐行。”

言情吧免費閱讀

絕大多數演員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自身的認知不清晰,明明長的一般,卻總是以為自己很帥,明明不適合演霸總,卻覺得自己的戲路特別寬,能夠勝任任何型別的角色。

也正基於此,很多演員在接到一個劇本的時候,總覺得其中某個最出彩的角色於自身而言是本色出演。

徐容過去很瞭解自己,可是最近一兩年發生了很多對他影響很大的事兒,如視帝大滿貫、任演員隊副隊長、中戲系主任、訂婚等等。

他感覺自己不知不覺當中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最近一直忙的腳不沾地,以至於他沒空閒抽出時間來好好審視自身。

他也明白,最瞭解他的,是小張同學和爺爺,不過眼下,小張同學去院裡演出,而爺爺出門遛彎去了,只能讓剛剛連著忙了二十九天的徐行看看。

而且他也想聽聽徐行對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