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容易(第1/3頁)
章節報錯
韓三蘋雙手交叉坐在觀眾席的第一排,徐容剛張嘴唸了兩句,他臉上先是閃過錯愕,而後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他發現徐容念詞的速度,比去年金鷹獎頒獎典禮慢了太多太多,總是念幾個字頓一下。
學誰呢?
相比於瞭解內情的韓三蘋,今天同樣受邀參加頒獎典禮的諸多同行,望著臺上的徐容,儘管內裡五味陳雜,但臉上仍掛著澹澹的笑容。
近幾年電視劇行業發展如火如荼,徐容與諸多50、60兩代的廝殺中硬生生的達成視帝大滿貫,而且還是不到二十五歲的大滿貫視帝,沒人感到陌生,但是對於他今天致辭,很多人仍覺得難以理解。
憑什麼?
稍微瞭解一點,而又沒那麼瞭解的,只理所當然的認為他的運氣實在太好,而且他的好運氣似乎延伸到了電影領域。
以《建黨偉業》為跳板試水大熒幕,相當於開局就摸了一副王炸!
尤其是大多數同齡人都抱著類似的想法,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徐容除了運氣好,和他們似乎沒有任何區別。
唯有一個人例外,文漳。
他的位置稍微靠後一點,作為同樣的科班出身、同樣的天賦型演員,文漳過去對徐容的態度跟絕大多數同齡人差不多,不至於天天咒他死,但是對於媒體鼓吹的所謂的“80後第一人”,他壓根沒放在心上。
現在說誰是80一代第一人,還為時過早。
直到前天看了徐容的演出之後,他的觀念徹底扭轉,他沒和徐容打過交道,但過去林林總總的聽過許多關於他的傳聞,有人說他孤傲、脾氣暴躁、做事不留餘地,也有人評價他性格溫和、敬業、大度,而且都有事例作為證明。
但看了他的戲之後,他徹底想通了徐容的聲評為什麼如此兩極分化,一個透過自己的努力站在行業金字塔的人,是可以並且應當看不起行業內的大多數人的,因為這個行業混子太多了。
而剛才進場後的一幕,他又見識到了徐容的另一面。
和三天前趕集似的參加飛天獎的頒獎典禮不同。
在電影圈,徐容是個新人,因此對於絕大多數從業者,徐容都稱不上熟悉,剛才徐容進場的過程中,前兩排的大多數人他都不熟,也不像三天前在國家體育館似的,從進場到入席,用了比別人多了四五倍的時間打招呼,只是當他走到座位附近時,他的熟人才多一些。
那塊坐了不少主辦方的人,如韓三蘋等。
而此時,徐容正站的位置、說的話,更不是一個“新人”應該有的待遇。
他此時徹底明白了緣由,為什麼最近兩年來,徐容幾乎沒有負面新聞,為什麼徐容的運氣會那麼好。
徐容扶了下鼻樑上的金屬框眼鏡,眼鏡是剛來之前,順手拿的院裡的道具,畢竟他的實際年齡才二十五歲,在這樣一個場合吹牛逼,內心多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眼鏡的阻隔,讓他感覺和現場觀眾、攝影機多多少少的有點緩衝。
另外,也有裝點門面的打算。
俗稱裝逼。
他掃了一眼稿子,抬起頭,繼續道:“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更要感謝創造這個時代的黨的英明領導......2009年,我們一共有5000塊銀幕,但是今天,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已經擁有的10000塊,我相信,10000塊銀幕完全滿足不了中國老百姓的需求,我們需要兩萬塊、三萬塊乃至十萬塊銀幕,同樣,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影院、更多的好電影,來滿足我們十三億人口日益增長的精神消費。”
“譁。”
隨著徐容的聲音落下,整個頒獎典禮現場一片嗡嗡作響,徐容今天這個牛逼,吹的太狠了。
十萬塊熒幕,當電視機呢?
徐容早就預料到話一出口必然會引起譁然,因為十三億人口當中,多數是農村戶口,他們根本不會走進影院看電影。
但是今天的稿子,不僅僅是念給在坐的從業人員聽的。
等會場內漸漸安靜下來,徐容再次推了下眼鏡,語氣平緩了許多,道:“前一陣子參加一個活動的時候,湊巧和一個其他行業的企業家聊天,當時他問我一個問題,三千億的電影市場該怎們做?”
“各位都是電影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有人能替我回答這個問題嗎?”
現場響起了一陣歡樂的笑聲,這個笑話確實很應景。
徐容倒沒這麼覺得,國內的市場太大了,十年之間,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千億的市場,未必沒有實現的可能。
他停頓了一會兒,視線緩緩掃過觀眾席,道:“我告訴他,很簡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