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炸了(第1/4頁)
章節報錯
“袁雨?”
劉合平將簡歷推到坐在旁邊的大頭中年跟前,又伸出手指,在簡歷上的“隸屬單位”處著重點了兩下。
這裡是《北平》劇組試戲所在的公寓。
而在外邊等待面試的女孩,隸屬人藝,是徐容的同事。
劉合平點上了根菸,問道:“你聽說過這個女孩嗎?”
孔生仔細打量著照片片刻,並沒有從腦海中搜尋到絲毫的印象,輕輕搖著他的大腦袋道:“沒有,不過瞧著形象倒是挺不錯的。”
他一邊看著簡歷,一邊問道:“對了,劇本審過了嗎?”
“還沒訊息。”劉合平對此似乎不大在意,“不過徐容說了,他已經打過招呼,問題應該不大。”
“唉,現在政策越來越嚴,再加上眼下的風波,我就怕啊......”
稽核問題,是《北平》早期拉不到投資的主要原因,在徐容入局之前,民營影視公司根本不敢碰,一來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次則是涉及的人物、年代太過敏感,尤其是其中幾個人物的刻畫,多家影視公司在評估之後,都認為風險遠高於回報。
等徐容接手,高達千萬的宣發資源配置門檻再次讓諸多影視公司望而卻步。
《北平》目前的總投資額是五千萬,而若是其他公司想要摻和進來,必須匹配額外的一千萬的宣發才能入局。
在徐容看來,對於其他影視公司,這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因為光是他和幾個主要演員的片酬,就省下來了五千萬。
一千萬的門檻,簡直不要太划算。
如果不考慮賺錢的話。
而孔生所說的“風波”,還是選角鬧的。
自《北平無戰事》劇組拉開選角序幕,便吸引了兩岸三地大部分影視演員的關注。
對外,劉合平一直宣稱《北平》投資額兩億,多位影帝、視帝加盟。
再加上《大明王朝1566》的鋪墊,在選角開始,公寓跟頒獎典禮似的,明星、藝人、演員絡繹不絕。
可是也因此,劇組在選角開始沒多久,便陷入了巨大的爭議當中。
歧視港臺藝人。
劉合平只覺相當冤枉,他根本沒有歧視任何人的想法,只不過普通話說的都不標準,你還來幹嘛?
等著回頭拍攝時被東家罵嗎?
況且不用普通話不標準的演員,是徐容提出來的要求。
最開始,劉合平沒明白原因,可是隨著華錄的《媳婦》在東南亞、非洲賣的一塌湖塗,他徹底明白了緣由。
說到底,徐容還是不甘心幹賠本的買賣。
既然國內市場上板上釘釘要虧錢,那就在立項之初瞄準國外市場。
配音不影響影視作品出口,可是影響評獎!
他估摸著,徐容是抱著《北平》在海外拿上幾個獎的打算。
再加上他憑藉《媳婦》在海外奠定的人氣和口碑,一旦《北平》能夠在再現《媳婦》海外熱播的局面,不僅有可能回本,還能鞏固他在國外的人氣。
在電視劇市場,影視公司一般不太看重演員在國外的影響力,但是電影市場完全不同,如成龍、李連杰,資方之所以能開出那麼高的片酬,是因為除了兩岸三地的市場之外,在海外,他們也具備相當大的號召力。
徐容此舉,大概也有為進一步在電影市場崛起打基礎的目的。
劉合平衝著站在門口的導演助理道:“讓人進來瞅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