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又斌和徐容對視了一會兒,最終乾笑了兩聲,從徐容的反應裡,他知道自己誤會了,又轉過頭來繼續背臺本。

看到李又斌的乾笑,徐容意識到了他審視的深層含義,只能無語地搖了搖頭,他跟宋嘉打交道,純粹就是佩服她的業務能力,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宋嘉和他當初想的差不多。

至於到底是為利為名,還是文藝青年的愛情追求,他無從考證,也不大關心。

徐容正要跟宋嘉聊聊戲的劇情時,已經化好妝的女主持人走了過來,落落大方地道:“幾位老師,準備的怎麼樣了?”

“我是孟盛南,是今天的主持人。”

孟盛南冰盤臉,尖下巴,瞧著二十來歲,穿著一身鮮豔奪目的大紅小西裝,踩著高跟鞋,瞧著相當自信。

跟孟盛南一塊過來的導演這時道:“幾位老師,咱們先排一遍吧?”

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

這是徐容一場節目錄下來的整體感受,哪怕不是直播,一切也是都按照臺本來,他們的回答,也都經過導演組的調整。

認真、嚴謹。

並且死板的可怕。

徐容去過很多家電視臺,但是從未像這一次一般,如此的按部就班,他甚至猜測,若非難以實現,節目組會不會要求他們把回答錄下來,完了上去對口型。

哪怕半點也不給他自由發揮的機會。

節目錄完已經十點多,除了徐容,李又斌、薩日那、宋嘉都要連夜趕回劇組。

匆匆忙忙,跟打仗似的。

第二天一早,徐容拉著小張的小手,第一次的開始思考起兩人的未來。

昨天他本來想著請大家一塊吃個夜宵的,但是李又斌三人都著急趕飛機,連說話的空兒都不多。

也許以後,這也是他跟小張要面對的常態。

大三已經過去一半,再有一年,他們就要實際畢業了。

先前跟鄧朝、孫麗吃飯的時候,他聽鄧朝提了兩句他跟孫麗的生活,一年到頭,多數時間都在趕各種各樣的通告,孫麗因為性格相對孤僻一些,一年也只接一部戲,基本上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休息,但是縱然如此,也是聚少離多。

鄧朝當時的感嘆是:“既然幹了這行,就得學會習慣。”

只是一時半會兒的,徐容也描繪不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因為小張同學自一開始,就奔著當電影明星去的。

小張同學似乎想起了什麼事兒來,問道:“徐老師,你昨天給我看的那個本子我看著特好看,你要不接了吧?”

徐容詫異地看著她,問道:“特好看?”

“對呀對呀。”小張同學使勁地點了點頭,眼睛裡冒著光道,“比鄉村愛情還要好看。”

徐容眨了眨眼睛,他終於明白那些家長裡短的媽婆劇為什麼能火的一塌糊塗了。

誠然,這些劇沒有《大明王朝》那樣的宏大歷史背景下的跌宕起伏、風譎雲詭,但《鄉村愛情》、《金婚》那樣的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嬉笑怒罵,扛不住觀眾就是喜歡。

普羅大眾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對於精神生活的需要,開始由崇高的歌頌、讚美、歷史,轉向了關注自身。

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點電視劇發展的一大趨勢,迴歸現實,映照現實。

劇情合理、精神核心是基礎,表達現實訴求恐怕會成為當下乃至未來的大趨勢之一。

就像逐漸興起的古裝宮鬥,這些戲雖然披著歷史正劇的皮,但是壓根沒有嚴謹的講歷史,如果把臺詞改的更加通俗現代,演員的衣服換成西裝領帶,其實也可以拍成職場劇。

但這些只是他的感受,回頭還得跟王慶詳、史藍芽討論討論,這兩位的眼光相當獨到。

“徐老師,你會想我嗎?”

“小張同學,你這個問題很奇怪啊,你應該問我什麼時候不想你。”

“嘿嘿。”

看到開始檢票登機,小張同學忽地探過身子,在徐容沒被口罩覆蓋的側臉上啄了下,而後耳根微紅地拎著行李箱就跑:“徐老師,我走啦。”

小張同學要回家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