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坐在方桌的一角,心情複雜地望著跟珂藍有說有笑的徐容。

他比徐容年長六歲,今年剛剛步入而立之年,可正是因為僅僅長了六歲,在媒體的評價中,他仍屬於“以徐容代表的80一代”中的“80一代”。

對於這位比自己小了三屆的學弟,他一直有所關注,作為最年輕的大滿貫視帝、北電出身的第二位人藝演員、第一位人藝藝委會成員、80一代演員的代表人物,他沒法不關注。

剛踏入北電的大門時,他和大多數同學一樣,都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未來必然能夠成為大電影明星。

但是沒多久,同班的某位幾乎整天見不到人的女同學給了他當頭一棒,在他連片約都接不到時,她已經一飛沖天。

說不羨慕,是自欺欺人。

他一直堅信付出的努力必將開花結果,而空中樓閣必然崩塌,在過去,他一直對此深信不疑。

可是剛才的讀劇本,讓他明白了徐容為什麼能夠成為80一代代表的同時,但更多的,卻是自我懷疑。

先前的戲份中,他和徐容都有一段高聲喊話的臺詞。

他用盡了力氣,發出的聲音,卻始終沒法像徐容那麼有力並且凝而不散,徐容和他差不多,也沒站起來,就那麼隨意地坐著,甚至從他臉上看不出絲毫費力的模樣。

而他卻要聲嘶力竭。

他知道徐容是人藝的演員,對於人藝,這是入門的基本功,做不到這一點,演出時坐在後排的觀眾根本聽不清甚至聽不到演員的臺詞,也就意味著連透過人藝初試資格都不具備。

他納悶的是為什麼會導致如此大基本功差距,捫心自問,在學校學習的時光裡,他沒有絲毫鬆懈,甚至比同班的絕大多數人都要努力,可是邪了門的,為什麼明明自己比他接觸這行早,差距反而會被拉的那麼大?

而且他能夠想象的到,自己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潛在水面之下的,還有多少,他根本無從猜測。

強烈的對比之下,他突然對自己過去一直堅持的努力一定有結果的想法,生出了點自我懷疑。

而在懷疑的同時,又暗自慶幸,好在80一代,只有一個徐容,若是多來幾個,他難以想象這輩子還會不會有自己出頭的機會。

在某一刻,李建瞧見正跟徐容嘻嘻哈哈地聊著天的盧方生轉過了頭,朝著自己招手,忙起身走了過去。

他和盧方生,都是劉亦非的同班同學。

“我給你介紹一下。”

盧方生指著徐容,道:“徐老師,人藝藝委會委員,咱們學校的驕傲。”

而後盧方生轉過頭拍了拍李建的肩膀,道:“李建,跟我同班,現在在城市學院當表演老師。”

徐容伸手輕輕錘了一把盧方生,笑著道:“可別徐老師了,李哥你喊我徐容就成。”

李建沒按徐容說的喊,輕笑著道:“徐老師,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徐容沒再堅持,類似的情形,他已經遇到過很多次,也知道即使糾正了對方嘴上的稱呼,也糾正不了對方心裡的觀念,而是轉而問道:“李哥還是老師啊?”

李建擺了擺手,道:“嗨,找個工作混口飯吃。”

他聽同學聊天的時候提起過,在學校多次邀請之後,徐容回校任教的事兒。

“那回頭開學了,會不會耽誤拍戲啊?”

盧方生聳了下肩膀,道:“你是不知道,這傢伙出來拍戲都是請假,教學雖然工資低,但畢竟是份穩定的工作,拍戲一次能掙不少,但是像我們這種,有時候可能一年也接不到一個劇本,要是趕在一塊,到了劇組挨導演的白眼,回了學校領導也煩。”

徐容明白盧方生話裡的深層意思,大概是希望以後拍攝的時候,照顧照顧李建。

他其實想勸他不如把學校的工作辭了,在學校領導不支援的情況下,精力分散,還不如破釜沉舟,拼一把。

但考慮到今天第一次見面,便沒說出口。

李建道:“徐老師,請教你一個問題,就是你的臺詞,是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嗎?”

“嗯?”

“就是感覺氣息特別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