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按照《大明王朝》重新搭起的場景下,慢慢悠悠行動的起來的工作人員,徐容雖然笑著,可是心卻只覺在滴血。

工作室總注資4500萬,其中拿下《大明王朝1566》的版權花掉了4000萬,而剩下的500萬為了搭場景、聘請張立的拍攝團隊和租機器,已經花出去了三百萬。

再霍霍,連靳芳芳的仨人的工資都要發不起了。

到了現在,他才真正理解那些資本家的真實感受,花最少的錢,拍出最賣錢的作品!

當然,要是能不花錢更好!

一開機,張立當即察覺到了端倪,等一條拍完,他算是徹底明白了徐容又是花錢買版權,又是重拍的根本原因。

對徐容的印象,他仍停留在去年紅極一時的《潛伏》中的餘則成上,可是眼下來看,徐容呈現的效果完全超出了他對他的期待,哪怕搭詞是兩個小姑娘。

他估摸著,剪成成片之後,整部戲裡,以表現力而論,能壓住他的,根本沒幾個人。

業內著名設計師張水水一幀一幀地過著剛拍出來的一條,自打接下這個活,他又重新熟悉了一遍《大明王朝》的劇本,因為有些鏡頭不單單是徐容一個人。

在重新剪輯的過程中,有些片段,是能剪掉的,但是有些是必須保留或者進行替換的。

在徐容忙碌於重拍之時,濮存晰再次把《雷雨》召集了起來,考慮到距離上次演出已經過了幾個月,在演出之前提前排練幾遍,也好為接下來的演出做準備。

因為徐容要過幾天才能回來,而他的臺詞便落在了他的家屬,也就是小張同學肩膀上。

小張同學上場之後,根據濮存晰的要求,一板一眼地走位置、念臺詞。

類似的情形,在院裡經常發生,總有些時候,演員要麼因為其他的事情耽擱,要麼出於身體原因不能參加排練,這個時候就得其他人暫時頂上,不要求頂上來的人來演,只要能把詞說囫圇、位置走對就行。

一幕結束,濮存晰並未立刻開始排下一幕,而是轉過頭,對小張同學道:“小張,你可以儘量代入感情來搭詞。”

小張同學不大確定地指著自己,問道:“我,可以嗎?”

濮存晰也有點不大確定,沉默了一會兒,道:“試試吧。”

再次開始排練,濮存晰越發覺得不對,小張臺詞並沒有說錯半句,位置也沒有走差半步,可是排練的效果,完全跟過去沒法比。

他皺著眉頭,眯縫著眼,看著於明佳和小張的對話,漸漸看出了門道。

先前的演出當中,他和徐容在場時,會分別成為場上的核心,帶動整個劇組的節奏,可是如今沒到他出場的時候,而徐容又不在場的情況下,演出竟給他一種凝滯之感,儘管演員也在說臺詞、走位置,可是絲毫不能把作為旁觀者的他拉進情境當中。

濮存晰嘆了口氣,劇組的成員,能把他們自己的戲份演好,就謝天謝地了,根本不能指望成為場中的發動機。

等排了一遍之後,濮存晰拍了拍手,道:“好了,解散,等徐容回來了再排。”

於明佳等人看著濮存晰說完了,拎起劇本轉身離開了排練廳,心中也不由升起一股無力感。

她們確實努力了,可是面對小張,情緒無論如何就是上不來。

直到此時,她們才恍然過來徐容存在的意義,才明白為什麼徐容只進院一年就能被提名進入藝委會,在排練、演出的過程中,他總是能夠用一些細微的動作和行動,影響同演者。

9月下旬,在濮存晰連著跑到影棚蹲了六天後,徐容看著張水水將最後一條剪輯完成,輕輕地鬆了口氣。

接下來,靳芳芳會將片子送到京城電視臺,這些是之前談妥的,考慮到《大明王朝》兩次播出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徐容也沒要錢,只是希望京城電視臺能夠儘可能的多播兩集。

做完這一切之後,徐容儘管明白接下來只能聽天命,可是一想到前兩次的播出效果,又總是難免升起股忐忑之感,只能暗暗祈禱播出後的收視率能給京城電視臺播完最後一集的勇氣。

在他看來,尤其是隨著年歲漸長,見識到人性的複雜之後,他越來越覺得《大明王朝》是一部好劇。

而過去自身的表現,限於水平,在一眾演員當中,絕對算不上出彩。

如今,這樣一部好劇不應當被埋沒。

希望京城電視臺的觀眾能看在他以往作品質量的面子上,多少願意多看一會兒吧。

距離《雷雨》演出,還有半個月,得重新投入了到《雷雨》的排練當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