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串門(第1/4頁)
章節報錯
“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在坐的各位老師,就是如何讓後排的觀眾,清晰地感受到我和同演者交流時的思考?”
徐容望著會議室內劇組的眾人,出言問道。
演出之後,濮存晰立刻召集了劇組的所有成員開總結會,從舞臺設計到每一句臺詞、每個肢體行為的不足進行總結。
不探討長處,只總結缺陷以及對應的調整方向,具體的實操,由具體工作的負責人與導演探討。
此時,徐容倒是隱約明白了不總結長處這個不成文的規則的根本原因。
一旦誇某個演員哪句詞、哪個具體的動作演的好,下一場演出時,演員必然會下意識地在此處著重加強,而一旦如此,給觀眾的感覺就變成了刻意為之,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而且真正在大劇場演了一場話劇之後,徐容也意識到話劇和影視的巨大差異,同時也產生了一點疑惑。
疑惑來源於第二幕的“談判”之前和張萬坤的交流。
當時四鳳的父親魯貴,也是周家的管家,對周萍半恭維,半含沙射影地說道:平時總是您心好,照顧著我們,你這一走,我同這丫頭都得惦記著您了。
周萍回了一句:你又沒有錢了吧?
如果是影視拍攝,他有很多種方法表現出他對於魯貴說出這句話時的思考,可舞臺演出的形式,嚴重地限制了他的表達空間。
因為他不僅要照顧到前排的觀眾,而且也要考慮後排觀眾的感受。
表情、眼神這些維度,前排的觀眾興許還能看清,可是對於後排的觀眾而言卻極不友好。
而在某些關鍵情節,一旦某個表達缺失,造成的後果將會是整個人物形象的坍塌,那麼人物後續的決定、選擇,對觀眾而言就變成了不那麼合理。
此前無論塑造了周萍的是蘇民、濮存晰父子,還是 A 組的王班,運用的都是面部表情變化,他也是如此呈現的。
但是在演出過程中,他卻發現,後場的觀眾並沒有給出預料之中的反饋。
隨著他的視線掃過,辛月、于振、朱曉鵬、史藍芽、張萬坤相繼移開了目光,到了濮存晰那,他笑了下,問道:“你還有別的要說的嗎?”
徐容明白了濮存晰的意思,轉而道:“我覺得,明佳演的很好。”
“真的嗎?”於明佳訝然地看著坐在對面的徐容,大概也發覺自己的反應有些過了,她忙又補充了句,“謝謝。”
徐容此時只想衝她翻個白眼,他想表達的並非真的是“明佳演的很好”,而是“其他人的表現,並不如明佳”。
散會之後,出了大門,徐容上了車,對著前面的王亞芹道:“不回家,去家屬院。”
“可是,徐老師,你不是說要去公司拿資料嗎?”王亞芹並沒有立刻發動車子,轉而問道。
徐容搖了搖頭,道:“等會兒你替我過去吧,跟靳芳芳說一聲,回頭有空了我再跟她見面聊。”
他今天本來打算去公司一趟,合約期只餘五個月,何去何從,已然成為影視市場的頭等大事。
儘管前第一小生黃小明以及他的同班同學陳昆今年同樣合約到期。
因為他已經透過《北風》、《紙醉金迷》以及《媳婦》,徹底證明了他在整個影視領域的巨大商業價值,而不單單是“諜戰一哥”。
他現在真不好找下家,按照劉燕名對未來電視劇市場的預期,電視劇市場他不能放棄,而電影市場,同樣也要兼顧,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可供選擇的空間很小。
或許,工作室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還有五個月,不急。
而眼下,他更關注的是先前的《雷雨》總結會上所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這並不單單是話劇表演會面臨的問題,在影視拍攝的中、遠景,同樣會遇到,只不過影視的解決方案相比較而言極為簡單。
而且他也確實想透過這臺戲,把鄭老爺子和朱旭教的那些方法形成表演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