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容的確看明白了點,但到底是不是全部,他自己也不清楚。

剛才鄭老爺子從舞臺一側走到他跟前的過程中,本來,他並沒有設計整理衣袖的動作,但是因為鄭老爺子拿視線掃了一眼他的衣袖,他才下意識地給做了出來。

在拍攝《媳婦》期間,他也有過類似的調動同演者的行為,但是卻沒法如同老爺子這般隨意,也導致那段時間每天拍完之後把自己累的不行。

這是他要學習的地方。

望著站在一側的演員,眼下該上臺的,基本都上了一遍。

大失所望。

這是他心中唯一感受。

因為過去人藝總是在教科書當中出現,在他的預想當中,人藝的整體水平,概括而言,應當是馮遠正遍地走、吳鋼不如狗,但眼下看來,馮遠正和吳鋼,其實應該算得上人藝在職演員的天花板。

此時他徹底理解了濮存晰的心情,照著眼下的局勢發展下去,人藝要完。

就像先前《雷雨》遭受的群嘲,如今的人藝,早已不是當初一群神仙打架的藝術殿堂。

若非還有濮存晰、梁觀華、丁志成、馮遠正、吳鋼等幾個當初一幫老藝人手把手調教出來的勉強支撐,人藝這座當初以大會堂同樣的材料建成的殿堂,早已轟然崩塌。

與此同時,一間辦公室當中,劉疆無聲無息地坐在沙發上,在不遠處,羅力平手中夾著跟煙,安靜地立在落地窗前。

今天晚上,《媳婦的美好時代》將於東方衛視和京城衛視同步首播。

宣傳費用早已花的一分不剩。

但宣傳期間,卻缺失了最為關鍵的一環,男一,也是整部戲中唯一具備強大號召力的演員,徐容,全程沒有參與。

也是因此,無論上的綜藝節目,還是媒體、影迷見面會,關注度完全下降了好幾個檔次。

徐容整個人跟消失了似的。

羅力平很清楚,徐容沒有消失,而是在忙別的事兒。

劉疆倒了杯剛煮的普洱,抿了口,道:“我覺得應該沒太大的問題,以徐容本身的號召力和兩大平臺的影響力,收視應該不會太差。”

他的話,不大有底氣,今年的市場,和去年不一樣了。

以徐容的小熒幕號召力,《媳婦》按說應該採取“4+2”甚至“4+4”的播出模式,但是如今首輪只有京城衛視和東方衛視兩家。

其他的電視臺雖然表達了購片意向,但價格上,羅力平不太滿意。

就像劉燕名曾推斷的,市場規則被《潛伏》破壞的稀爛,預購早已成為過眼雲煙,甚至哪怕首輪,電視臺也要冒著巨大的風險。

因為如今的觀眾看劇,選擇的標準不再是電視劇本身的質量,而是熱度。

羅力平在這一塊出了不小的力氣,如果他不做,別家都在做,那麼《媳婦》二輪很可能根本賣不出去。

重宣傳、炒熱度,也已經成為各大製片方、出品方的共識。

賣出高價的共識。

製片方剪幾個片段,或者截幾張圖片,透過傳統媒體和網路同步發力,幾百萬的人民幣撒出去,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劇,也能強行扭轉市場口碑。

方法有很多,挑起社會比較關注的話題、宣揚演員炸裂演技、打了多少多少明星的臉,再者或者鼓吹某個知名演員“人間清醒”等等,如果實在找不出可以發通稿的點,那麼“神仙顏值”什麼的,同樣可以大吹特吹,只要捨得花錢,但凡觀眾是生存社會當中的人,平時接觸網路或者紙質媒體,都難免受到這些輿論的影響。

如果觀眾因為大量的宣傳生出普遍反感的情緒,而後進行攻擊、嘲諷,那更簡單。

同行坐不住了,花錢僱水軍黑!

別問同行是誰,反正就是同行見不得我們好!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縱然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劇,也能給捧到天上去。

當鋪天蓋地通稿把地洗了,把觀眾的腦子洗了,等待制片方的,就是坐地起價,就是金山銀山。

《媳婦》的宣傳費用同樣花費不菲,但徐容的沉默,讓許多電視臺猶豫了。

羅力平不滿的同時,又十分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