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事故(第1/3頁)
章節報錯
王亞芹打後視鏡望著後方被甩了一臉土塵,茫然四顧的地痞流氓,咧著嘴笑道:“哈哈,幸好我反應的快。”
小張同學拍著胸脯,收回了目光,心有餘悸地道:“徐老師,我看他們好多人都拿著刀,對了,你說明天他們會不會還過來呀?”
徐容關上了車窗,道:“放心,咱們劇組這幫老油條碰到類似的事兒肯定不止一回兩回,估計今晚上就能擺平。”
若是窮鄉僻壤,可能還得花點錢打點,但眼下劇組在天子腳下,而且資方還是各家電視臺,肯定有處理的辦法。
其實有些話,徐容不好說,王亞芹跟過劇組,多少應該瞭解點眼下情形背後的根源,而小張同學被他保護的比較好,對影視行業底層的齷齪基本上完全兩眼一抹黑。
這也是他不太喜歡在京城拍戲的原因。
相比於已經形成規模並且以此為主要產業的橫店,豐臺這邊的基地不但場景少,群演規模以及整體素質,也要差上一大截。
和橫店那邊不同,京城這邊的群演分為一個個大院,當然,此大院非彼大院,而是管理群眾演員的場所,在這,群頭也被稱為院頭。
也是最近兩三年才形成的一種特殊現象。
早些年,北影廠還沒搬出來之前,群演找活,大多聚集在北影廠門口,等著劇組出通告、演員副導演挑人。
五年前徐容第一次來到京城時,也曾是其中一員。
不過那個時候和現在相比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那會兒群演缺乏管理,相當於打零工。
但是自從懷柔基地開始投入使用開始,幾百個群演北影廠門口蹲著等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在京城有一定人脈的群演或者當地的地頭蛇,搖身一變,轉變成了“院頭”的身份。
也徹底壟斷劇組群演的活。
有了中間商賺差價,一些群演乾脆轉行或者跑別處去謀生計,因為相比於之前,他們拿到的錢少了。
也就導致這些群演頭遇到了一個極為尷尬的難題,有活,但是人手不夠。
只要有利益推動,方法總比困難多。
而且因為屬於監管的“盲區”,這些院頭紛紛打出了“月薪過萬、專業培訓、與明星共事”之類各種各樣的名義的招新。
懷揣著明星夢的青年到了京城,透過各大招聘網站,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院頭註冊或者合作影視公司打出來的各種名頭矇騙,莫名其妙的進入大院。
明星夢是有代價的,辦理入職前,先交上幾千或者幾萬的培訓費、介紹費、中介費、押金,再以辦理手續的名頭扣押身份證。
至此,這些懷揣著夢想的青年,猝不及防之下被推入了這個光鮮亮麗的行業之下的無人關注的黑暗深坑。
他們是人,但是卻得不到人應有的待遇,吃飯要自己劈柴生火,住的地方也許冬天漏雨、夏天漏風,至於工資,根本沒影兒的事兒。
當然,維持這種管理模式的,自然是暴力,實際性質與某些非法組織沒有任何區別。
因為生活環境的惡劣,徐容聽說大院裡不少人精神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問題。
今天那仨明顯來挑事的地痞,很大的可能不單單是地痞,應該是演員副導演王宏偉在找人的時候,沒把活合理分配給各個大院。
第二天一早,等徐容帶著小張同學和王亞芹趕到影視基地,仨人大眼瞪小眼的對視了半天,似乎希望其中一人能解釋眼下怪異情形的原因。
因為片場沒有劇組的半個人影。
小張同學下了車,看著空空如也的場地,疑惑道:“難不成劇組臨時轉場了,沒來得及給咱們說?”
王亞芹打車裡拿出通告,掃了眼,道:“沒,昨天晚上我接到的通知還是在這拍,昨天那個場景下的戲還有兩場,不可能這麼快轉場的,而且即使轉場,也應該不會不給咱們通知”
徐容環顧了一圈周圍,感覺安靜的可怕,道:“咱們先上車等著,我打電話問問情況。”
他擔心是昨天的事兒沒處理好,劇組大部隊半路跟人家幹了起來。
“嘟嘟嘟。”
“嘟嘟嘟。”
“...”
只不過無論杜雨明還是陳浩威的電話,每個都在忙線當中。
在徐容打電話的同時,王亞芹那邊也在打副導演張宏偉和製片主任王亞輝的電話。
“徐老師,我這邊打通啦。”
“哎,張導,我是王亞芹,什麼,今天不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