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市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段時間有點累。
今年春節之後,他還沒怎麼休息過。
親友之間的禮尚往來、慶弔交際,相關品牌方面的新產品宣傳活動,加入人藝的一些瑣事、學習等等,都耗費了他本就很緊張的時間,而平時,又得準備要拍攝的戲、圍讀劇本。
他越來越好奇,那些一年主演四五部戲,並且到處拍雜誌、上節目、錄廣告的演員,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洗漱之後,他慢悠悠地晃進了廚房,剛走到冰箱前,看看還有什麼吃的時候,才發現在櫃門上,貼著張紙條:徐老師,我 fei 家啦,菜我給你買好啦,記得按時吃飯,不要太想我哦(笑臉)。
小張同學趁著十月一假期,回家了。
自打年初過來,她已經大半年沒回去看望她的老父親了。
他笑著將紙條撕下裝進了口袋裡,以惡意揣測,小張同學絕對是怕自己偷吃她屯的零食。
只是開啟冰箱,看著塞的滿滿一櫃子的蔬菜、肉、蛋之類的食材,他稍微有點傻眼,小張同學到底是什麼時候養成了進貨的習慣?
冰櫃可是雙開門的,一趟真的拉的完嗎?
吃過飯,徐容來到書房之中,翻開了筆記本,可是坐著想了半天,才發覺並沒有太多可總結的。
在塑造劉新傑的過程中,儘管有一些新意,但並沒有脫離原來的窠臼,也沒在技術上取得顯著的突破。
在諜戰人物的塑造上,他走的已經足夠遠,每進一小步,難度也更大。
輕嘆了口氣,將筆記本合上,放回書架上,徐容又端著水杯,走出了書房。
他本想去露臺上坐一會兒,可是走到樓梯口,置身偌大空寂的房子之間,突然的有點不大適應。
在過去,他不怕孤獨,也習慣了孤獨,可是如今,身邊每天環繞著各種各樣的,戴著笑臉的人,嘰嘰喳喳,熱熱鬧鬧的,猛的一下子徹底安靜下來,反倒有點不習慣了。
他抿了口水,又回了書房,等了一會兒又走了出來,胳肢窩裡夾了本書,下樓,進入健身房。
孤獨於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而言,是一件好事。
他可以將精力投入到熱愛的事情當中。
臨到晚上,他約了劉燕名、趙俊凱倆人一起吃飯。
到了他現在的階段,需要的不再單單是磨練技巧,而是去見見不同的人、經經不同的事兒,為表演的“真實”夯實基礎。
劉燕名是個工作狂,他往往早上七點到公司,晚上十一點下班,海潤的每一個劇本,他都要仔細讀完,拍哪個,不拍哪個,也都由他一個人決定。
他的判斷很少失誤,之前徐容曾聽他說過,海潤製作的戲,一部沒有虧過。
這在電視劇市場上相當不容易。
因為每年過半的戲,根本賣不出去,賣出去的,又有將近一小半上不了星。
固然有海潤本身口碑的加持,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歸功於劉燕名判斷的精準。
二十年都是這麼過來的。
也就導致了,整個集團形成了一種習慣,除了劉燕名之外,所有的人只管執行就行,至於思考和決策,有董事長呢。
所有的人,都已經習慣了董事長指哪打哪。
當然也有比較有主見的,比如常繼紅。
可是當劉燕名的判斷出現失誤,或者眼光跟不上市場,那麼整個集團就陷入了眼下的局面,每一部戲都在賺錢,但是卻再也難以產生爆款。
除了工作狂之外,劉燕名還是個酒鬼。
每隔上一兩天,他都要約上幾個朋友出去喝紅酒,在他看來,這是他為數不多的可以離開辦公室出去放鬆的理由。
一見面,劉燕名就笑著道:“徐容,你可真得配個司機了,好嘛,約我出來吃飯,讓我請客不說,還得我派車去接你。”
“不值當,又不是整天東奔西跑。”徐容同樣笑著,掃視一眼餐廳道,“董事長,我還以為你會帶著我去體驗一把京城俱樂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