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排練(第2/3頁)
章節報錯
徐容瞧著她短袖牛仔褲小白鞋的打扮,詫異道:“你今天不上班?”
“上啊,我早上去打過卡啦,等會再繞一段路,去打個下班卡就行。”小張同學接過他手裡的包道,“早知道我當初報名的時候就應該認真點,去報人藝的,他們的演出比較多,就是票有點貴,我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看幾場戲的。”
“回頭等過年前,拜訪的時候,我帶著你,以後你進去看戲就沒人攔你了。”
小張同學眨巴眨巴眼睛,問道:“去給人送禮嗎?”
因為先前徐容去拜訪的時候,都是她開著車,一車一車的東西往人藝家屬院拉。
“看你說的多難聽,一點水果,能叫什麼禮?”徐容白了她一眼,“這是同事之間的禮尚往來。”
“哼,你就會胡扯。”小張同學才不信呢,掰著手指道,“你看吧,第一次是送水果,第二次肯定就得送菸酒,等第三回,是不是就得是土特產啦。”
“然後到時候人家肯定板著臉跟你說,小徐呀,下不為例。”
“哈哈哈。”
徐容詫異地瞧著小張同學,道:“咦,不錯啊,這你都發現啦?”
“我又不傻。”小張同學白了他一眼,“我算了一下,去年過年前後,咱們光給人送東西,前前後後就花了差不多一百萬。”
徐容皺著眉頭,不大確定地道:“有,這麼多嗎?”
“有啊,有的是咱們買的,有的別人送給咱們的,不信回去了我讓你看看我的本子。”
徐容點了點頭,道:“放心,以後要送的只會越來越少的。”
這些送出去的東西,就像小張說的,不僅看人,還看第幾次上門,像熟悉的電視臺的、學校的、視協的、影視公司的老闆以及幾個長輩,他出手向來不含湖。
這也是他能夠在電視劇市場上混的風生水起的原因。
財神爺那套說法,並非字面意思的單單為電視臺謀福利。
這些錢撒出去,也導致了他成為各大電視劇製作方哄搶物件的現象,因為他的戲,電視臺甭管一輪二輪,都會買。
到了車庫,上了車之後,小張同學突然伸手向他的腿部摸來。
徐容嚇了一跳,一把按住了她的手,掃了一眼旁邊的經過的車,道:“小張,你別急,咱們回家了再說。”
“嗯?”小張同學愣了下,忽地“哈哈鵝鵝鵝”地笑了起來,得虧上車之後,她先習慣性地繫上了安全帶,不然非翻到後座去不可。
徐容瞅著她,問道:“你笑什麼?”
“徐老師,你思想太不健康啦,我就是想讓你看個東西。”
“噢,你早說啊,我以為你想看我的好寶貝呢。”
“哎呀,徐老師你討厭。”
小張同學哈哈笑著,從儲物盒裡拿出了個本子,遞給了他,道:“我前天又接到一個劇本,感覺還可以,你看看我要不要接?”
徐容沒翻開看,反而轉過頭來問道:“女一?”
“昂!”小張同學頗為自豪地點了點頭,“我先去打個卡,然後咱們再回家。”
徐容翻開了第一頁,他準備仔細看看,如果有好本子,小張同學的確不應該錯過。
他挑本子的能力雖然中規中矩,但是基本的好壞還是能判斷的,情節自洽、邏輯合理是基礎。
精神核心這東西,有時候並不適用,像《奮鬥》,刨去劇名,有個屁的精神核心。
如今,他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分辨劇本好壞的方法。
有沒有吸引他翻到下一頁的慾望。
因為在拿到劇本時,他的身份實質上相當於觀眾。
這些只是保證收視的前提,成片還要考慮之後的製作水平,不過那就要根據投資規模、具體的製作人員來具體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