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單位(第2/3頁)
章節報錯
學校的學風不好,這幾乎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事實,班主任那麼做,很大程度上,大概抱著督促同學們將心思放在業務能力的鑽研上的初衷。
他也很清楚,自己比起於是芝、李雪建等人,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登上人藝院刊和老師拉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也許,也許他的話可能被選入高等藝術教育某五教材!
而且可能性很大,因為他論述的是比較基礎的讀劇本。
在看到靳芳芳拍來的照片之後,徐容長長地吸了口氣,不斷暗示自己:“冷靜,冷靜,這只是一件小事兒。”
靳芳芳發了照片,立刻問道:“現在情況很奇怪,之前那些批評你的人好多突然不吭聲了,有的還轉過來開始在部落格上吹捧你,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徐容想了想,回了一句:“可能覺得打臉吧。”
他能理解靳芳芳的疑惑,就像大眾理解不了人藝院刊的意義一般,但是但凡接受過藝術類高校或者話劇團專業培訓的,都很清楚。
徐容本以為此事會告一段落,但是緊接著發生了另外一件事兒讓他徹底懵了。
某個不太知名的演員透過《**戲劇》發表了一篇文章,與吳鋼把他吹的天花亂墜不同,那位不太知名的演員主要針對他的理論進行解釋。
因為他講的時候說的比較簡略,而註解對他關於讀劇本的第一種和第二種感受以及應對策略進行了更加詳細的闡述。
對於他提出的第三種,在闡述的同時,那位不太知名的演員進行了一定的程度的補充,如除傳記之外,也要提高美學修養、戲劇文學鑑賞以及涉獵更多的現實主義作品,感受其中傳達的情懷。
這位不太知名的演員,名為鄭融。
文章通篇沒有對他的理論進行任何一句好或者不好的評價,只是作了註解和補充。
然後,徐容的電話爆了。
比《夜》收視一路飄紅那會兒還爆。
因為這位不太知名的演員,是戲劇表演專業教材裡的幾位常客之一,基本上每隔幾頁就要來上那麼一段。
出現的頻發程度,只略次於於是芝。
徐容聽到這個訊息時,內心波瀾不驚。
法拉第會跳出來為一個年輕人的論文作註解嗎?
肯定不會!
他估計吳鋼在跟他開玩笑。
可是當一個接一個電話打來,他有點慌,等看到了小張同學拍來的照片,他更是慌的一批。
這這這...
他實在未曾預料,一段錄音,會把教材當中的人名變成現實,跳出來給他作註解。
這特麼的,玩笑開大啦!
這位不知名演員註解的文章彷佛一個訊號,而後由他的母校北電打頭,中戲、上戲以及各大劇團緊跟其後,紛紛站了出來,對先前那些所謂得戲劇評論家針對他的批評言論進行了極為勐烈的抨擊。
文人的攻擊,向來殺人誅心,一時間近乎身敗名裂。
因為鄭融註解之後,徐容的理論因其基礎性和實用性,在下次教材修訂時,被選入已然板上釘釘。
而教材的權威性,不容置疑。
迫於壓力,先前批判他的那些人,不得不一個個站出來道歉。
尤其是在群眾當中影響力較大的張記中,本來大概抱著當縮頭烏龜,拒絕接受任何媒體的任何形式的採訪。
可是在各方潮水般的壓力之下,也不得不說出了:“我並非專業演員,對這些不太瞭解,說錯話總是在所難免。”的道歉言論。
而此時的徐容,則在酒店當中,接受《**戲劇》雜誌的專訪。
主持人是個四十來歲的留著三七分的胖乎乎中年,名叫姜智濤,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見徐容準備好了,問道:“徐老師,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