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容上了車,看向駕駛位上的靳芳芳,問道:“什麼事兒?還得見面聊。”

靳芳芳大眼睛打量了他一會兒,道:“以後你還是留長髮吧,比短髮好看。”

“繫上安全帶。”

徐容前兩天拍完《潛伏》回來,就把頭髮推成了寸頭。

省事兒。

再者,他也不靠這個吃飯。

但是一直以來,也沒人給他提過類似的評價,除了小張同學,於其他人,哪怕他弄了個特難看的髮型,人當面也只會誇好看。

可是小張同學總想讓他把頭髮全刮乾淨,再燙六個戒疤,也不知道出於哪門子奇思妙想。

至於網友的評論,誰在意誰自閉。

這是當下的藝人必須學會的一課,隨著網路走進千家萬戶,其輿論作用已然開始凸顯,***之所以鬧的最終以陳冠西徹底退出娛樂圈、其他涉事女星事業近乎一夜崩塌為結局,歸根結底就是網路的放大作用。

若是放在傳統媒體時代,大眾被捂上了嘴巴和眼睛,能看到什麼、不能看到什麼,都是由少數人決定。

網路不比現實,發言幾乎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而且不講證據、不論緣由,哪怕單純的看不順眼,也可以稱為攻擊的理由,而且出發點實在難以度量。

徐容聽黃小明說過,他如今已經很少上網看關於自身的評論,好的能把他誇上天去,惡毒的恨不得他全家死光,可是縱然上萬條稱讚當中夾雜著一條攻訐,看完之後心情也會頃刻間變得極其糟糕。

這種煩躁的心情還會如影隨形,好一陣子緩不過來。

久而久之,抑鬱簡直順理成章。

徐容對待網路評價的態度更為簡單直接,因為如果對方的評價和決定總是正確的,那麼現實的身份、地位必然水漲船高,評價自然也就會透過現實渠道傳到他的耳朵裡。

既然現實當中沒有丁點浪花,那麼就沒必要在意一些決定和判斷總是錯誤的失敗者的評價。

因為他們的論斷總是錯誤的。

這和身邊朋友或者長輩的意見或者建議性質截然不同。

總是在意網路上各種各樣的批評,只會陷入不斷的自我懷疑當中。

也許會因此錯過一些有正面意義的建議,但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至少證明自身過去的決定大部分是正確的。

何必非要活成別人希望的模樣?

演員是他的職業,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但並非全部。

甚至網路上關於他表演的批評,他也是一笑了之。

就像最近幾年興起的唱歌選秀節目,一群在各自領域比較拔尖的人跑去當評委,對選手的表演頭頭是道的評頭論足。

驚歎的不過誰的假聲飆的高。

大抵相當於把《向日葵》交給一些不明作者是誰的人評價。

就這也能叫向日葵?

什麼垃圾玩意!

身邊有幾個時常會說難聽話的同行,就足夠了。

徐容摸了摸腦袋,道:“我又不是偶像,對了,聽說你晉升了?恭喜啊。”

靳芳芳白了他一眼,道:“我本身就是降職跳槽,入職一年才晉升,有什麼可恭喜的?”

“呵呵。”

徐容笑了笑,沒接話,當初靳芳芳之所以來海潤,他承諾的美好錢景佔了比較大的原因,此時只好把視線轉向別處。

轉頭之間瞥見後邊的車座上放了一隻白色高跟鞋,他視線定了定,又悄悄歪頭瞧了一眼靳芳芳的腳下。

靳芳芳今天穿了一件粉色連身裙,外罩白色小西裝,搭著肉色絲襪,可是此時卻一隻腳趿拉著一隻運動鞋,而另一隻和後座上的那只是一對的高跟。

他愣了下,問道:“不是,你為啥腳上一隻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