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讓下面的人可以活的更好,那麼,時代或者王朝的壽命才會一直長久。

否則興軍起義,也不過就是一個迴圈而已。

假如方瑜不曾經歷過這些,為了樂趣,為了好玩,或許他會成為這個王朝的弄潮兒,有系統的幫助,他的確有很大的可能成為這個國家,乃至這個世界的主人。

但這樣一來,方瑜就和其他逐鹿中原的霸主別無二致了。

甚至,方瑜的心態還會更叛經離道一些。

因為他本身就是為了體驗而做這個事,他對這個世界的百姓,並沒有太多的認同感。

他當上皇帝后,自然也會頒佈很多的發令,讓國內的百姓過的更好。

但無疑,他更多的為的是自己的慾望。

屁股決定腦袋。

一旦方瑜真的嘗試過至高皇權的滋味,在沒有堅定信念的情況下,就連方瑜都不確定他能否抵抗的住這種腐蝕。

這點方瑜並不清楚,但至少他心裡明白,他是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人的。

不幸卻也是幸運的是,方瑜經歷了這一切。

陪著方三多和黃梅,以及更多的逃荒者,他經歷了底層百姓辛酸而又無奈的生活。

哪怕僅僅只是幾個月的時間,但這幾個月以來,這些經歷,卻讓方瑜的心中萌生出了一個最為樸素而又真摯的想法。

他想讓這些人,活的更輕鬆點,活的...更開心。

這個想法雖然很微弱,但卻牢牢的種在了方瑜的心中,無法動搖。

隨著體會越來越多,這個想法也像是一顆樹苗一般,不斷的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就在方瑜心生感悟之際。

另一邊,楚國戶部尚書梁毅梁司徒,在經過了一個星期的舟車勞頓之後,終於趕到了壽元州,培源縣,劉安莊這麼一個小村莊內。

自從上次朝議,梁毅在生出了回去探望老師的想法之後,本想立刻前往劉安莊的,卻因為賑災事宜的交接而耽擱了下來。

而這一耽擱,就是足足兩三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內,他不僅要配合隆成太子的旨意,將自己手上的相關奏本紀要交接給東宮,還要配合開撥銀兩和糧食提供給太子和昌王府以供賑災和軍備儲糧。

這期間,他忙的是團團轉,連續在府邸連軸轉了有一個多月這才有空回家和妻兒小聚一下,然後又再次投入政務之中無法自拔。

更別提後面聽到西涼線報說,大宛居然真的入侵了成懷東義縣!

這個資訊讓楚皇大發雷霆!

當場下達急令,讓戶部提供兵馬糧草送往西川,讓昌王府即刻出兵,將入侵的大宛人趕盡殺絕!

本來就是饑荒之際,早就撥出了一大部分的糧食用於賑災,如今又要支出用作戰時糧草,糧庫中哪有那麼多糧食?!!

當時梁司徒就差點要直接在朝陽殿上告老還鄉了。

&n誰行誰上!

我上哪去給你變出這麼多糧食?!!

早上給的奏本你是一字都沒看嗎?!!

自己家裡還有多少糧食你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梁毅本來是一個正直有度的人,此刻心中也是罵罵咧咧的。

但最後,他還是忍住了。

畢竟,他既然掌管了糧庫,楚皇向他要糧,那他就不能沒有!

但事實上,也的確有。

只不過,這些糧,他之前不敢動而已。

但如今,大宛入侵,說到底,這也是關係到國家根本一事,再加上樑毅也是年輕氣盛,在朝堂上忍氣嚥下後,回去就開始琢磨要怎麼徵集糧食了。

作為楚國的糧食總管,他又怎麼會不知道,哪裡會有糧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