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雯在水谷城,悄無聲息的蛻變成為開竅武者。

期間潤物無聲,吳雯絲毫沒有發現自己的異常。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突破之後,甚至都沒有任何適應期便平穩了下來。

依然每天不斷的在忙碌著。

隨著志願者的數量達到了一百多人之後。

吳雯他們對水谷城的影響也開始產生了質變,城裡幾乎一天一個樣。

這些志願者,將整個城裡的那些因病去世的百姓,家中有用的東西全部都挑出來,集中在一起管理。

對於這些生活物資,他們每天都會將其取出來曬曬太陽,過熱水,保持乾淨。

他們挑出了一條單獨的街道,在這街道上,將那些能住的房間全部清理了出來。

把有可能有疫病感染的私人物品全部能焚燒就焚燒,不能焚燒就填埋,然後補充新的東西進去。

把每個房間都弄成了獨立空間。

而後,每個房間上做好標記,讓那些患病的單獨居住。

這是方瑜和他說的“集中管理”。

人員太多的時候,就在街道末尾搭上帳篷,也能勉強擴充一下容量。

為了避免人員恐慌,方瑜讓吳雯特別注意他們的思想狀態,甚至還給吳雯寫了一些關於安撫的公示稿子,還打算讓吳雯等人後面組建一些宣傳隊,關注病人的狀態。

只不過,就連方瑜都沒想到,他的這番安排完全沒有派上用場。

他終究還是漏算了時代的差異。

他的這番安排,在現代,固然是正確的,而且也預判的不錯。

假如在現代,如此安排,必然會有個別人會因為自身的利益,以“人權”“自由權”為藉口,鬧事,發洩,找茬。

譬如某個漂亮國,每天開心零元購。

但在這個年代,卻完全不一樣。

作為皇權至高的年代,這時代的百姓,哪有什麼“人權”“自由權”的概念。

現代人因為知識文化的提高,加上自我意識的完全,每個人對自我權益的敏感度都很高,因此,大家都不怎麼願意被約束。

但在這個,當下年代的百姓,他們最怕的不是被人管,而是沒人管!

在這個法律尚未健全的時代,每個底層百姓在心裡最希望得到的,反而是約束。

因為他們是最底層的人,假如沒有約束,沒有人管,他們的生死,他們的利益就完全沒有辦法保障。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雖然住在家裡,但卻和睡大街一樣,任何人都能隨意進出你的房間,打你,罵你,奪走你的財務,傷害你的親人。

所以,能夠被人管,有人約束,對他們來說,他們簡直高興都來不及!

在吳雯的安排下,這些病人住進這集中隔離區後,他們甚至沒有感覺到被拋棄的感覺,只感覺這種被人管束的安全感是那麼令人心安!

每天都有人照顧他們,吃飯有人送,衣服有人洗,住的好,吃的香.......

這是什麼大老爺的待遇啊?!

凡是被帶進隔離區照顧的人,一個個都恨不得給那些負責管理他們的人下跪!

實際上還真有人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