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石斧耗時一個小時,便已然完工。

方瑜當場就找了一顆合適的樹試了一下,結果令人滿意。

考慮到木筏不能太重,不然方瑜很難控制筏體在河中的滑動方向。

所以,方瑜找的木頭都是直徑十厘米左右的

只不過,在搬運的時候,卻讓方瑜犯了愁。

這些木頭都吸滿了水,導致它們的自重明顯變大,幾根疊一起,其重量哪怕是方瑜,都有點不適應。

最後,方瑜就近找了一根藤蔓,在樹木上砍了個齒印,用藤蔓綁著,一根藤蔓拖上幾根,在地上拖著走。

果然,這樣就省力並且方便多了。

接下來,就全是苦力活了。

尋找山林中合適大小的樹木,砍下來後,簡單的修砍一番,然後用藤蔓拖下山坡。

砍樹期間,方瑜還不僅僅只是在砍樹。

他在山林中游走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打野”。

自從被山洞中的那些蟲類啟發了之後,方瑜就知道,山林裡,可不只有植物和動物。

這類昆蟲,也是極佳的食物。

其實,之前方瑜第一次挖蚯蚓的時候,再給他一點時間,他也能反應過來,但很可惜,那時候,恰好,他們被靈主教給抓進地牢了。

思路一下被打斷,後面方瑜就一直沒有繼續往這方面想了。

直到這次後,他才真正的想到這個方向,後面的思路一下子就通了。

一路上,方瑜只要看到那些倒在地上的樹木,他就會上前觀察一番,找到腐朽的位置,以及有蟲洞的地方,就用石斧將其剖開。

果然,這麼一剖開後,這些腐朽的木頭中,赫然藏著一隻只的蛀蟲。

這些蛀蟲就是一些天牛,或者是一些其他食木的蛀蟲。

這些幼蟲身上蛋白質含量極高,是極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不過,這種腐朽的樹木實際上也比較少,而且,就算找到了,要挖出這些幼蟲也挺費力的。

畢竟下斧頭的時候要小心,大力了就把幼蟲砸爆了,方瑜小心的掏了幾顆樹,就只找到三隻幼蟲,一大兩小。

大的圓滾滾的,有大拇指粗,七八厘米長,小的就只有小拇指大小。

但假如就只掏這些幼蟲的話,那顯然最後會得不償失。

畢竟這個也是十分看運氣的。

所以,方瑜只是又看到的時候,順手掏一下,主要的“打野”物件,卻是這山林中的一些洞穴,或者是山岩石縫。

在這些洞穴或者山岩石縫中,這段時間一直躲在洞穴裡面避雨的蟲類那可就遭遇了滅頂之災。

方瑜總共找到了兩個半人高的小型的洞穴,還有三個巖縫。

每個洞穴和巖峰方瑜都會先用木棍或者石頭試探性的攻擊一下。

所謂打草驚蛇。

果然,這兩個洞穴和三個巖縫裡居然都有蛇類棲息在內!

不過想想也是,這山林裡蛇類何其多,雖然有大部分都已經遠離山林了,但還是有小部分留下來,而這小部分數量也算是蠻多的,但洞穴和巖縫卻不多。

而且大部分蛇類都有一定的水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