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端祛除後,方瑜又勤加練習和整理,將這些記憶融入身體後,最後憑藉全適應體質提升上來的變態身體機能,直接滿分透過,就並不算什麼大事了。

方瑜和譚婉君自此,生活作息就完全一致了。

兩人成天膩著也不厭煩。

另一邊,陳雪和吳雯兩人的關係也是突飛猛進。

這兩人貌似在剛開始就有種王八對綠豆的那種一見鍾情的模樣。

不然兩人的互動也不會那麼曖昧卻又透著一種自然。

在陳雪的監督下,吳雯堅持的修養鍛鍊了一個月。

整個人總算是擺脫了之前的那種頹廢姿態,血氣重新恢復,就連大腦也因為沒有這麼頻繁回憶而再有陣痛的感覺了。

期間,方瑜還將呼吸法和入定之法教給了他。

呼吸法他進展的很快,但入定卻沒那麼快。

他現在也只能做到靜心凝神,短時間的入靜,還無法徹底入定。

但即使是這樣,他的精神也有了很大的好轉。

再將鏡頭轉向劉啟那邊。

經過了一個月的埋頭研究,劉啟和袁心對於伏羲機甲的設計已經愈發的得心應手了。

伏羲機甲的左手臂甲基本已經透過穩定測試了。

或許是受了電影的影響。

劉啟在設計的時候,難免向電影裡的那個鋼鐵戰衣靠攏。

他除錯出來的臂甲就像是電影裡屎大顆的獨臂測試一般。

掌心處有噴射口,整體呈流線型,裝甲是鏈式合併,看似一體,實際上卻是一片片的憑藉在一起的,使得手臂動作的時候能夠更加省力和流暢。

由於的學生的創新大賽。

所以,劉啟並沒有給這套機甲新增什麼武器系統。

這套機甲除了抗揍,能大大提升穿戴者的力量和敏捷,並且具備短時間飛行能力以外,沒有其他的武器載入。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機械戰鬥服的加強完善版。

而且,在研究中,劉啟也發現,核動力反應電池只能驅動機甲運作,但飛行的話,依然還是隻能靠燃料。

如此一來,這套伏羲機甲的飛行時間就有限了。

畢竟整體負重不大,總不能背個油桶飛吧?

好在現在只是為了一個創新大賽,劉啟並不用真的讓它飛多久多遠。

只要能飛起來一會兒,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