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天裡,方瑜已經把所有能利用的乾柴全部燒了個乾淨。

這還是在他一天只燒一次的情況。

今天他收集的柴火大部分都是用石刃從那幾顆樹上砍下來的。

這些樹枝水分豐富,燒起來十分困難。

要不是這幾棵樹的油脂也足夠豐富,哪怕方瑜特意留下火種都不一定能燒的起來。

但就算是這樣,這些樹枝燒起來的濃煙也是將方瑜燻的夠嗆,最後不得已,他只能單獨戴上頭盔隔離煙霧來添火。

方瑜用樹枝和石塊,搭配上石壁簡單的做出了一個燻肉架。

別聽燻肉架好像很高大上的樣子。

其實就是一個石頭架子。

依靠著石壁,用石頭堆出半人高的像炕一樣的結構。

頂上用粗壯的枝幹做頂,這些枝幹一根根的擺在上面,中間有分層。

整個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比較高的燒烤架。

然後,再將要熏製的海龜肉用藤條串起來,綁在一根小木棍上,再將小木棍架在粗壯的枝幹中間,將肉掛起來。

然後在下面再點起火,用油脂豐富的葉片和枝幹做燃料,這樣就會升起十分濃郁的煙霧。

藉助煙霧進行燻烤。

因為柴火不夠多,所以,方瑜為了讓這個過程加快,就把海龜肉先用火烘烤一會兒,再進行熏製。

雖然這樣會導致熏製出來的味道和保質期效果不佳。

但至少儲存個三四天是沒什麼問題的。

而方瑜要的也就三四天的功夫而已。

或許,這些肉都存不了一天都有可能。

要不是因為這潮溼的氣候,讓這些肉連半天都存不下來,方瑜也不至於這麼麻煩。

哪怕是燒烤,假如不是烤成肉乾,也存不了一天。

再加上,現在的樹枝燒起來的濃煙,不用來熏製也是浪費。

方瑜將五份海龜肉掛好後,燒好火,看著那濃煙滾滾的樣子,這才滿意的轉過身,開始準備今天的伙食。

由於柴火資源缺乏,方瑜也只能一天燒一次,一次燒一天的伙食。

用烏龜蓋子當做鍋爐,將處理好的海龜肉放在淡水裡面清煮。

這鍋海龜湯就是方瑜今天的所有食物了,方瑜會留下幾塊水煮龜肉做晚餐,其他的直接當做早餐和午餐吃掉。

肉的份量其實還是很足的,說句實話,在這個小島上,吃的或許是最不缺的。

缺的反而是其他的資源。

像是柴火,還有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