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黑色金屬管並不大,就兩根手指粗,巴掌長,但就這估計一瓶250毫升的可樂都裝不下的管子,卻能容納0.25立方的壓縮氧氣!

一個人一天消耗的氧氣大約是550l,約莫0.5立方米。

0.25立方的氧氣,就足夠保證一個人12小時左右的呼吸了。

這氣倉內還有一個擴充位,可以再塞入一根氣彈,兩根氣彈,0.5立方的壓縮空氣,足以維持一個人24小時的正常呼吸。

右腿是裝的氣彈,左腿上裝的則是電池了。

據瞭解,這套防護服上使用的是太陽能液流電池,這個電池也是方瑜從未聽過的科技產品。

方瑜查了百科,上面的記錄說明這種電池具有非常好的充放電特性,並且電能容量極為可觀,對於風能和太陽能這類綠色能源具有極高的利用率與儲存效果。

是社會現在常用的蓄能電池。

pt常態防護服的表面那層白色漆膜也是一種高科技,這個漆膜可以直接吸收太陽光,透過底下的微型導線,將其轉化為太陽能,無時無刻的對這套太陽能液流電池充電。

只要有太陽光,搭配這套防護服,基本可以實現電能迴圈,持續使用。

而現在,這個夕陽疑似不會降落。

這對他來說,算是一個難得的好訊息了。

取出氣彈後,方瑜按照之前搜尋到的說明步驟,把氣彈的連線口先拔出,然後卸下連結嘴,將氣嘴內的高密活塞往下一按,再將連結嘴裝回去,拉出連結嘴上的自動充氣裝置。

最後連線電源,氣彈就開始自動吸氣充氧。

連結嘴上有過濾裝置可以過濾氣體,只吸收氧氣,另一側排出其他氣體。

直到瓶內的氣壓達到一定程度,將高密活塞頂回去,充氣就完成了。

自動充氣的氣彈,拿在手上就像是一個正在放氣的氣球一般,空氣滋滋滋的不斷被吸入,又被排出。

這個過程會持續上大約半個小時左右,為了給它供電,方瑜只能拿著氣瓶移動。

移動到救生艇旁,方瑜把氣瓶放在氣墊上,開始繼續敲起石頭。

那把長條形的石頭之前就被方瑜敲出刃邊,這次方瑜小心拿著石刃在巖壁上磨起刃邊,讓它愈發鋒利。

石粉刷刷的掉落,石刃也在方瑜小心翼翼的加海水研磨之下,愈發鋒利。

全身心投入下,方瑜完全都沒感覺到時間的流逝。

氣瓶的充氣聲在他耳朵裡反倒像是打氣聲一般,讓他更是專注。

直到他磨好了石刃後,錘著腰站起來,這才注意到氣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充好了!

方瑜興奮的拿起氣彈,將充氣裝置按回去,然後連線上氣嘴,放回腿上的氣倉內,蓋上倉管拉上拉鍊。

點開終端,果然,這次顯示屏上顯示的氧氣含量直接達到了70%!

耶!

方瑜開心的揮舞了下手臂。

又看了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