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方瑜的特殊性,副隊長被任命為他。

並且,在趕路的途中,因為需要他的方向感來指引路線,就連隊長都得聽他指揮。

20人在簡單的吃完避難所的最後一頓早餐後,在常山的帶隊下,來到了避難所一層的動力室樓梯處。

為他們配備的兩名地質工程師和挖掘工人以及醫護人員都已經在那等待了。

這5人,兩名地質工程師偏年輕,也許是因為這次算是委以重任,這兩位似乎有點興奮,順帶還有那麼一絲的小自傲,兩人正在底下互相交談,聊得都是地質相關的內容,十分開心的樣子。

他們之前在避難所,這地質工程師的身份一點屁用都沒有,如今突然被挑選出來,兩人都有那麼點揚眉吐氣的模樣。

至於兩位兩個工人和醫生則都比較老成,年齡也比較大。

工人的面板黝黑粗糙,雙手長滿老繭,骨架粗大,一看就是在工地上風吹日曬多年的老工人了。

這兩人有點小拘謹,雙手緊張的放在雙腿兩側,緊張的原因自然不必多說。

至於那位醫生,或許是因為在醫務室見慣了各種場面,加上他是眾人中可以說對這個任務最為看重的人,他也明白任務的危險性,因此臉色較為沉重,不苟言笑。

常山沒有多說什麼大道理,此時避難所的情況,也沒有什麼儀式感好說的,就連洪元軍此時都沒空來送他們,如今上層的壓力,可想而知。

讓5位“技術指導”將行李背上後,常山同另一隊前往加油站的隊伍一同浩浩蕩蕩的從避難所內走出。

方瑜走在最前端的位置,他可以看到,自己這群人在向著避難所外出發的時候,周圍的居民不約而同的就形成了兩條人流道路分在兩側。

居民們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眼神帶著些許期望和擔憂的看著這群全副武裝的機動組員們。

這樣如同“千里送別”的畫面,讓方瑜的內心也被一股無形的壓力壓的十分沉重。

背後的行囊都似乎重了許多,勒的肩膀有點疼的樣子。

就連本來還在說說笑笑的兩位地質工程師,此時也收起了輕鬆的表情,面無表情,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那些悠閒愜意。

......

“餘閒,方向沒有問題吧?”

隧道內,出發前往協和醫院的26人,以排著長龍的形式,每隔5人左右舉著一把火把,在黑洞洞的隧道內,向著黑暗前進。

“沒有問題,繼續向前走,我估計,快到下一個站點了,大家可以準備休息一下!”

方瑜看了下地圖,按地圖上顯示,幾人只要再走大概三四百米,就能抵達下一個地鐵站了,並且方向沒有問題,於是對著發出問題的隊長常山回答到。

兩人的聲音在這空洞洞的隧道內迴響,身後聽到的人都不由的精神一陣。

方瑜等人離開避難所已經有半天的時間了。

作為第一次在地鐵內行走的方瑜,對於這次任務還是蠻好奇的。

在出發的路程中,他與常山交談中得知。

原來之前避難所一直以來的外出勞務都是走的地鐵。

在之前寒流還沒抵達的時候,避難所每次都會出動幾百上千人,分成十來個隊伍,分別地鐵內行走至其他地鐵站,然後透過站口前往最近的廣場以及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