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就連方瑜對自己能這麼快掌握好自己的走路平衡都有點吃驚。

但不知道為什麼,從祭祖回來之後,方瑜的確覺得自己整個人就像是再次發育了一樣。

腦子比以前靈活了很多,學東西什麼,也總會好上手一點。

就像是腳掌略有殘缺後,普通人可能得花好幾個月才能找回正常走路的習慣和姿勢。

但是方瑜就只是在外面溜達了一個多小時後,就隱隱掌握了某些把握平衡的技巧。

相信給他一星期的時間,他就能徹底適應自己的這雙腳了。

方瑜對這個沒有太多深究。

畢竟,對於一個開掛的人來說,不正常恰恰才是正常。

作為掛逼,方瑜無所畏懼!

方瑜所在的機動綜合部,在避難所的二層。

二層基本都是執行層和指揮層所在,可謂是避難所的重點區域。

去二層的入口在中間的動力室邊上,圍繞著動力室的環形樓梯攀沿而上。

方瑜發現這個避難所的設計師,估計很喜歡圓的風格。

整體的避難所,每個環節都和圓有關,設計的看上去讓人有點不明覺厲,視覺上卻又蠻舒適的。

在動力室駐守計程車兵檢查過方瑜的offer後,這才放方瑜上樓。

走上二樓,方瑜發現了和樓下完全不一樣的佈局。

一樓的狀況很明顯,就是以粗獷和原始為風格。

但這二樓,似乎是作為資料以及指揮中心,佈局就顯得比較大氣又精緻。

整個二樓透過隔斷隔成了一個個辦公室。

門口上貼了這些房間的名稱。

光方瑜看到的就有資訊中心,資料中心,資料庫,指揮部,會議室,災後狀況分析室,以及機動綜合部。

那位領頭計程車兵徑直的帶著方瑜來到了機動綜合部門口,敲了敲門。

“進來!”

門內傳來一聲中氣十足聲調清亮的男人聲音。

方瑜的腦海裡出現了一個帶著眼鏡的中年男子肖像幻想。

士兵開啟門後,卻沒有進去,而是側身示意方瑜進去。

方瑜看了士兵一眼,見他不為所動,便走了進去。

等他一進去,那位士兵就把門之間一關,將方瑜留在了房間裡。

方瑜用眼睛掃了一下,發現這個房間和以前上課的多媒體教室十分相像。

有很多座位,也有一個講臺,黑板的位置,本來是有多媒體黑板的,但如今幕布已經拆了,只留了一大塊組合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