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三論玄義,知菩薩之造論,即為開顯諸佛之教門,此教門即法門之意。後代‘佛門’一語,主要為佛教對於儒、道二教之自稱。

佛門講究一個緣字,說的是,緣到了, 即入佛門。

當然,佛門也講究一個清淨,六根清淨者,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者,自是達到了塵世間遠離各種煩惱的境界。

不過時代變遷,如今年代裡面能維持清淨者,也就一個門字了。

至於求緣法者, 靈不靈驗這個東西,來的人心裡都有數。

凌霄的稜石均勻有致的堆砌著,上面掛著四四方方的一閃硃紅色牌匾,“廣安寺”幾個大字映入眼簾,字跡蒼勁濃厚,卻仍能看出這是近代產物。

遊客與信徒卻也不甚在意,朝著接待的僧人雙手合十,躬身的令了足夠數量的檀香後便是朝著內殿走去。

真正有古韻佛意的是這一座廟宇,據記載廣安寺建立於明朝,到了如今年代已經有了400年左右的歷史了,不然王勝男也不會專門花費這大半個小時的時間爬山表誠心的來拜菩薩。

為的,就是求個心意,是菩薩的心意,也是自己的心意。

正如她給林妙妙所說,人活著,得逆流而上勇往直前,從山腳爬到山巔上, 這一段旅程的經歷是誰也奪不走的。

望著古色的寺廟,寥寥白色的香火自從各個殿宇內緩緩升入雲霞, 一種禪意莫名浮現在幾人心間, 王勝男對著林大為無聲笑了笑,覺得這次沒白來。

連小臉通紅,小手朝著臉上扇個不停的林妙妙也覺得心頭微微靜了靜,浮躁的性子似乎一下子沉澱了不少。

清風徐過,四下安靜祥和,雖有人影走動,繁華心思藏匿其間,卻未有人敢出於耳鼻口間,眾人皆是安靜的禮佛求願。

林大為帶著老婆孩子,沒有表現得過分親暱,但也能看出是一家三口,幾人走到廟宇正門前,朝著門口的老僧人雙手合十,恭敬的領了顫香。

“慧根菩薩文殊居正殿,側為自在,表法位於南方……”

遞過了顫香,門前的老僧人輕聲唸誦道。

幾人微微一愣, 又是朝著僧人恭敬行禮,隨後王勝男拽著女兒便是直朝正殿而去。

“爸, 那僧人說得什麼意思啊?”

仍由老媽大人拽著自己,四周安靜環境林妙妙也不敢大聲嚷嚷,只能偷偷向著林大為同志小聲問了個問題。

“就是求緣法,求智慧,就去正殿,正殿供奉著文殊菩薩;求姻緣呢去旁邊的位置,拜觀音菩薩,表法請財神呢,就去南方殿……”

林大為輕聲說道,還不忘朝著王勝男抬了兩眼,表示自己也不是幹吃白飯的,想要顯擺顯擺,可惜的是王勝男徑直注意力放在了正殿的方向,沒有過多看他。

“拜財神為什麼叫表法呢?”

林妙妙小聲嘀咕了一下,還未等回答,便是被王勝男敲了一下腦袋,再次抬頭才發現已經到了正殿的位置。

幾人皆是安靜了下來,佛門清淨之地不能大聲嚷嚷這點道理還是懂得,待找到旁邊的案臺,舉著顫火點了香,待到香菸嫋嫋升起,王勝男給兩人香,然後才朝著正殿裡面小心的走了進去。

……

……

“據說,文殊菩薩代表“知”表慧根,拜文殊即為求慧根;觀音菩薩代表“情”,拜觀音即為求姻緣緣法,地藏菩薩代表“意”,拜地藏是舍,棄我執入我佛……”

“當然了,這些都不重要,大部分人呢來寺廟都是求個心安,一般來講都喜歡拜一拜財神,求一求財法,期望自己生業坦途豐順或者健康長壽平安無病。”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佛門的財神,並不是求財,而是表法,少數懂的人是不會第一次進入寺廟就去拜財神的。”

廟宇幾十米外青石板上,一男兩女並肩朝著這裡前行著,步伐平穩顯然幾人並不心急,陸明在向著小姨子顯擺某些知識。

“為什麼說懂的人不會先拜財神呢?”

善解人意的韓朵朵,眨了眨大眼睛,配合的問道。

“財神在佛門是護法的職位,是專為表法設立的,什麼叫表法呢,簡單來說,就是你心願達成了,專門來還願的,表法意味著是你給寺院供奉香火,而不是財神向你許諾。”

“所以啊,你想想,願望都沒有實現的情況下,你去還願是還得哪門子願呢?”

臨到位置,陸明適時駐足,含笑說道:“咱得先許願啊,財神都是第二次來拜的,懂了麼?”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