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蘭帶著沈豔清母女去醫院看病,隨便開始打聽市裡製衣廠的情況。

葉懷安也沒閒著,既然決定暫時要幹服裝這一行,自然要知己知彼。

葉懷安從來不是一個只會誇誇其談的性格,雖然他腦海中對這個時代的服裝行業瞭然於心,但是記憶始終只是記憶。

葉懷安也沒急著去紡織廠找劉副廠長,而且獨自先前火車站附近的鞋帽服裝批發市場,去探探實情。

雖然批發市場正式成立,應該要今年的五月一號才正式掛牌,但是附近的批發街,已經存在近十年了,早已經形成規模。

儘管還是大年初四,但是當葉懷安到達那條街的時候,還是被眼前的場景鎮住了,這裡比葉懷安想象中,還要繁華。

來來往往的三輪車和拉貨的小貨車,絡繹不絕,操著各地口音的外地個體戶,透過火車,直達批發街,周圍的賓館和飯店,人氣也很是興旺。

葉懷安甚至還看到不少從粵省一帶的貨物直達當地店鋪,很多騎著三輪車的搬運師傅,汗流浹背。

這可還是大年初四,而且還是八十年代,為啥這裡這麼熱鬧?

批發街上的喧鬧,讓葉懷安有一種錯覺,彷彿自己來到了二十年後服裝批發街。

但是當葉懷安仔細打量後,才確定自己此時處在的年代,的確是八八年。

這裡的店鋪,大多都規模不大,攤位上的服裝,款式參差不齊,大多都是粵省一帶幾年前淘汰的款式。

不少店鋪裡,還夾雜著七八十年代最常見的黑灰藍色調,街上的行人,大多穿著也挺樸素,遠沒有後世服裝批發市場那種引領時尚的新奇感覺。

葉懷安把整個批發街逛了一圈後,得出一個結論,服裝批發市場的潛力,大有可為!

葉懷安看到的滿眼繁華喧囂,的確是真實的,這大街上店鋪中的款式老舊也是真實的。

為啥這麼老舊的款式,依舊還有這麼大的人流量?

葉懷安逛了一圈後,心中漸漸有了一個答案!

這個答案很簡單,因為人們壓抑太久了!

雖然79年就改革開放了,但是內地私人經濟活絡起來,也就是這兩年開始的,八三年還有八大王事件,到了這兩年,上面才開始明確支援發展經濟。

而今年,恆市決定建一個服裝鞋帽批發市場,便是上面對私人經濟最大的肯定。

有了上面的肯定,人們的壓抑許久熱情,才真正有了釋放的口子,而這裡,便是這個口子。

大夥需要漂亮的衣服穿,年輕人需要更多的色彩,有了上面的肯定,商人在這裡嚐到甜頭,膽子自然就大了起來,蜂擁而至,造就這裡的繁華,毫不奇怪!

整個恆市數百萬人口,卻只有這一個還算知名的批發街,在這樣的前提下,上面的領導,自然會抓住機會,建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服裝鞋帽批發市場!

儘管這裡的服裝款式,和這個時代的主流潮流還有些脫軌,但是大夥依舊熱情似火,就算是粵省幾年前流行過的服飾,在大家心目中,依舊代表最時尚的顏色。

對於葉懷安來說,這,就是機會!

一個可以改變這個市場格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