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下一家制衣廠?”

幾人齊齊抬起頭,都是一臉吃驚地表情看上葉懷安。

葉懷安沉著臉,沒有理會幾人,思考了一會,才抬起頭,看上幾人,緩緩說道。

“對,盤下來一家制衣廠,恆市火車站那邊,今年會開了一家服裝鞋帽批發市場,到時我們就把衣服銷售到那邊!”

幾人一臉懵逼的聽著葉懷安的話,完全搞不懂葉懷安到底準備做什麼。

沈豔清和肖春蘭兩人也是相視一眼,她們雖然會針車,也會一些針線活,但是要做市場上那些衣服,她們是啥也不懂,這到難住了她們。

葉懷安看著眾人的眼神,也沒準備和眾人解釋太清楚,估計自己把裡面的彎彎道道解釋清楚,這幾人也不太懂,既然往後要做生意,只能慢慢培養幾人。

這幾人,二舅是一個木魚腦袋,往後只能往運輸司機方面培養,沈豔清其實學歷是幾人中最高的,好像是高中生畢業,但是她現在關心的事,是女兒的病,等朵兒病情穩定後再說。

幾人中,唯一還能有點頭腦的便是肖春蘭了,可她雖然有點心機,實際上也就一普通女人,此時也是一臉茫然。

葉懷安其實昨天晚上就在腦海中過濾了一遍接下來幾年,自己該幹什麼。

原本他打算今年靠販賣臍橙,賺幾萬塊錢本錢,再決定往後的打算。

但是現在這麼多張嘴,吃飯治病讀書,這些都要花錢,所以自己必須搞出一門生意,能讓幾人都有事做,而且利潤不低的行業。

他把未來的記憶過濾了一遍後,最終選擇了製衣廠這條路線。

這也是結合本身實際情況決定的,小型製衣廠,成本並不需要太高。

一個小廠房,先搞十幾臺針車之類的,在這個年代,成本估計也就萬把塊錢,如果能盤下一家效益差的製衣廠,說不定成本幾千塊就夠了。

是否能盤下一個製衣廠,葉懷安一點也不擔心。

實在不行,他準備借用紡織廠劉副廠長的關係,想辦法從他們企業下面的三產公司,承包一個製衣廠。

葉懷安之所以想辦製衣廠,也如剛剛所說,他記憶中,恆市火車站附近,今年會成立一家鞋帽服裝批發市場。

這個市場是八八年成立的,但是二十一世紀過後,零八年才徹底關閉。

從八八年到零八年,這個批發市場生存了二十年,二十年裡,這個市場始終不溫不火,存在感很低。

實際上,恆市火車站附近從八十年代初,就有人專門從粵省一帶,批發衣服鞋帽到恆市販賣,這幾年,漸漸形成一定的規模,於是八八年,恆市有關部門乾脆組織成立了一個批發市場。

九十年代初,這個市場也紅火了幾年,附近幾個省的採購訂單絡繹不絕,但是很快便被粵省那邊搶走了。

這個批發市場能生存二十年,說明裡面存在一定的需求,但是這個市場一直不溫不火,也有一個最明顯的缺點。

這個缺點很明瞭,那就是恆市,始終沒有服裝鞋帽完整的生產鏈。

粵省一帶,之所以有很多,很有名氣的服裝批發市場,主要的原因便是,粵省有完整的鞋帽服裝生產加工一條龍的上下渠道。

恆市在八九十年代,也有不少製衣廠,但是始終沒有形成規模,到了二十一世紀後,基本都轉移到沿海城市,這也間接造成當地鞋帽服裝產業沒落。

葉懷安決定要搞服裝廠,也是打算藉著服裝批發市場的建立,賺取一筆快錢。

有了這個服裝廠,往後幾年,不管是沈豔清母女倆,還是二舅和肖春蘭,都有一個去處,自己未來幾年如果去市裡讀高中,也有了一個落腳之處,當然,賺錢也是必須的。

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計劃,先高仿一批港澳臺風格的服裝,開啟局面,把廠子撐起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