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連山道:“依你之見,若要留條退路,南方何處最佳?贛西如何?二丫頭也在贛西,想必是個好去處?”

宮羽田也打起精神,說:“我聽說南方也有些亂象,贛西是否有波及?我為留退路,自然是越安穩的地方越好。”

陸恆思索片刻,微微搖頭:“滿清將以崩塌,列強虎視眈眈,神州大地沒個絕對安穩之處。相對較安穩的地方,第一要數蜀中,蜀中天府之國,一段時間之內應當不會有大亂。”

贛西不能說亂,但也不能說安穩。至少安穩的時間不會太長。贛西向北就是南昌,又與金陵不遠,向東與上海也不遠,一旦有事,怎麼可能安穩的起來?

陸恆深知未來幾十年的時局變化。思來想去,也只有蜀中好一點。可也僅僅好一點。未來的日子裡,蜀中大大小小的軍閥不可計數,同樣戰火紛飛。

雖然蜀中的軍閥內部打仗跟兒戲似的——好多軍閥都是親戚關係,戰場上雙方對天放槍,打一陣,餓了,收工回去吃完再來;雙方一邊打一邊喊‘么叔,是我撒’、‘哥子,袍哥人家,莫瞄準了哈’;戰敗的只要發個通電下野,戰勝的就要給他養老...

不過即便如此,似乎挺搞笑。但軍閥混戰,老百姓的日子絕對不好過,直到那位四川王解決了大部分軍閥之後才算有一丁點安穩。

而緊接著的抗戰,讓蜀中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說蜀中安穩,是說列強對蜀中的直接影響最小。

陸恆又道:“列強很難影響到蜀中,但咱們內部本來也不安穩...要麼走另一個極端,在列強控制的地方留條路,比如香江、澳島,在一段時間內也還行。”

香江這樣的地方,雖然也不怎麼滴,但直到小鬼子對香江動手之前都還過得去。

丁連山忍不住問道:“蜀中我知道,這香江、澳島,又是個什麼地方?”

陸恆道:“香江挨著廣東。鴉片戰爭時被英吉利人佔了,後來又陸陸續續被佔了九龍半島等地,如今在英吉利的完全控制之中。澳島緊鄰香江,在葡萄牙人的控制之下。”

宮羽田猶豫道:“蜀中且不說,這香江、澳島盡被西夷所制,咱們若是過去,豈不只有當奴才的份兒?”

陸恆笑了笑:“岳丈,眼下這世道,到哪兒不一樣呢?只要拳頭夠硬,手裡有錢,香江、澳島這種地方,反倒如魚得水。列強雖然控制著這些地方,但當地的居民大多仍是漢民,他們要統治,就得依靠漢民。尤其是有力量的漢民。”

又說:“只要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其他的,以岳丈的手段,解決起來不是輕而易舉?”

說到這裡,陸恆心思飄得更遠:“香江雖為列強控制,但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對外聯絡通暢。”

他話沒說盡。

對外聯絡通暢的好處,等到神州大地烽火連天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一些重要的、神州無法生產、不具備的東西可以透過香江轉運進來。

丁連山和宮羽田聽了皆自皺眉沉吟。

所謂故土難離。生於斯長於斯,之前雖說已打算在南方找一條退路,但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比較混沌;現在陸恆給了兩個具體目標,卻覺得為難起來。

離了東北,到蜀中或香江,那裡的人怎麼樣?世情怎麼樣?人生地不熟,會不會水土不服?

凡此種種,便是猶豫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