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五章 幾位老先生(第2/3頁)
章節報錯
林黑兒說:“洋人一走,上海灘露出些亂象。他們走之前,鼓動了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賬。馮敬堯正忙著穩定局勢。”
陸恆微微點頭。
大致瞭解了一下情況,陸恆讓石頭不動聲色把道士、和尚們領到另一邊招待。
他自己這邊先招待其他人。
白秀珠早沒了人影,與陸定家三個女兒一起,大抵是找陸恆婆娘們去了——她知道藥谷,但她肯定進不去。陸恆沒給她種饕餮功的真炁種子。陸定家的三個義子義女,是能進去的。
這裡便介紹起來。
那個之前沒見過的老頭兒,也是個大學問家,辜鴻銘。
這位老先生學貫中西,非常了得人物。不過他是個保皇派,跟康有為算是一夥兒的——又不大是一夥兒的,因為他罵過康有為。
算算這位老先生應該在京師,沒想到也來了上海灘。
此外,幾個青年之中,有一位引起了陸恆的十分關注——是年輕的魯迅先生!
他跟著章炳麟先生身邊,以其學生居之。
章老先生與辜老先生好像不大對付,想想也是,這兩位都是大宗師級的嘴炮高手,必定是對罵過的。
嚴復先生之前是見過的,他是觀戰群眾之一。
這一開口,介紹完了,辜老先生立時咄咄發問了。
“老夫聽說因著你,上海灘得了自由;你覺著什麼是自由?上海灘得了自由嗎?為什麼老夫看到的,是一片格格不入的亂象?”
他說:“而今朝廷健在,眼下洋人皆走,何不將上海灘還歸朝廷治理?”
陸恆一聽,樂了,道:“辜老先生,您的意思是,清廷便能把上海灘治理的真正自由?”
辜老先生道:“老夫看你不以為然的樣子,豈不知朝廷體制,幾千年延續,自有其獨到之處。不要因著見了些洋人的東西,便覺得朝廷不好,要說洋人的東西,我見的可不比你少。孔孟之道,仁恕之禮,才是治國治民的良方。”
陸恆失笑:“那依著老先生所言,清廷竟如何走到現在這一步?”
辜老先生道:“那是吏治不清,不是皇帝過錯。只要理清吏治,海納百川,引洋人技術為己用,堅持孔孟之精神核心,國家自然會強大起來。”
他這裡一說,旁邊的章炳麟、嚴復兩位老先生忍不住了,一時間,三位老先生爭吵成了一團。
是爭的面紅耳赤。
一個說孔孟仁恕,說道德禮儀,一個說清廷腐朽,墮落黑暗,一個在中間,這邊一句,那邊一句,說的是火星子直冒。
其實他們說的都有自己的道理,而同時,也都認為華夏有華夏自己該堅持的地方。不同之處在於,保皇的保皇,革命的革命,在執行的方向上南轅北轍。
說保皇是茅坑裡的石頭,保皇的說革命派是逆賊,說著說著,竟然還要大打出手的模樣了。
都是幾十歲的老先生了,陸恆忙把他們分開。
同時表明自己的立場:“我聽說孟子之道,說民貴君親。但尤以滿清以來,我沒見著民貴在哪裡,君輕在哪裡。孔子要天下大同,那滿清的天下大同在哪裡?孔孟之道,的確是我神州的精神核心,但滿清算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