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章 碼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史密夫來找李玉堂,說了英國佬的態度。
送走之後,李玉堂把訊息跟陸恆說了。
陸恆沉吟一陣,讓他找來港島的地圖,指頭在地圖上仔細劃出一條線路。
說:“英國佬不打算干涉。我還琢磨著等英國佬派軍隊來,給他們些顏色瞧瞧。不過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明日送了中山先生之後,我從這裡一路推過去,去見見那勞什子港督。”
李玉堂一看,大吃一驚。
陸恆劃出的這條線,連線了港島最重要的幾個地方。一是四大洋行所在的一條街,然後是英軍的軍營,最後繞回來,才是港督府。
“先生您...”
陸恆笑道:“我來此,本意就是要給英國佬一個教訓。”
反倒是中山先生的事,算是突發偶遇。
周圍皆沉默。
這可真的是不把洋人當回事啊!
如今的港島,英國佬才是大爺。各行各業雖然漸漸發展起來,但大多皆被英國的洋行所壟斷。其中以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記洋行及會德豐洋行為主。
華資商人只能在他們的夾縫之中求存。
便李玉堂這樣的,比起這幾個洋行來,也不算什麼。
金融、地產、航運、能源等重量級的行業,全都在英國佬手中。
說起來馬三主持的腳踏車廠、藥廠,如今漸漸發展起來,已極令英國資本垂涎。說不得這回阻止馬三建電廠,便是英國資本意圖吞沒腳踏車廠、藥廠的前奏。
而陸恆劃出的這條線,幾乎要把英國佬在港島的勢力一舉推平。
四大洋行、軍營,然後是港督府。這一路若推過去,英國佬還能剩下些什麼?
想到陸恆當初在上海灘的壯舉,陳少白、李玉堂等人終於明白,洋人對陸恆來說,真的什麼都不是。
馬三卻是眼睛一亮,道:“若經此一遭,港島未必不能成為新的上海灘!”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心中一跳。
是啊,若把英國佬給推了,港島由華人做主,那將是怎樣一番氣象?!
陸恆擺了擺手,沒說什麼。
陸恆比他們都清楚這裡面的道道。
推了英國佬,只是個開始。英國佬大機率會妥協,但能妥協到什麼程度,能否像上海灘那樣,陸恆不好估摸。
不過依著當前的世界形勢,英國佬恐怕不會再投入更多的力量到東方——列強內部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英國佬為了對抗他們,大抵沒有太多餘力。
而陸恆同樣不可能一直呆在港島。
“那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
翌日清早,阿四拉著黃包車,陸恆坐在車上,在薄霧瀰漫的清晨裡,往九龍碼頭而去。
雖才清早,但街道上已漸漸熱鬧。世界上最勤勞的一群人,已經開始了每一天一如既往的勞作。
從金利源去碼頭,這一段並非劃定的路線。中山先生開會的地方,也不是金利源。自然的,這一路的沿街,並不在驅離百姓的範圍內。
路過一間成衣鋪子的時候,阿四頻頻回望。
陸恆瞥見了一眼,笑道:“怎麼?看上那姑娘了?”
隔著玻璃,鋪子裡一個嫻靜的姑娘正坐著,臉上含笑。彷彿有所感應,那姑娘看向窗外,看見了阿四,兩人相視一笑,一把狗糧灑出來,很是了得!
阿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與姑娘點了下頭,加快速度奔跑起來,說道:“陸先生,我喜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