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隱脈已搬離山門,陸恆便也不多做久留。

將從山下買來的生活用品奉上,又取了幾張銀票,但如明道長只收了生活用品。

他說:“我們這些道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五十天在山上,銀票何用?倒是柴米油鹽有時候缺的很,這些我就厚顏收下,正好免了本月下山的奔波。”

他把陸恆送到山門,說:“你到蘇州,見了周師兄,告訴他,掌教有意讓他回來一趟。隱脈傳承既難,已將傳不下去,便把法門留在主宗,也算是留個念想。”

陸恆點點頭:“如明師伯,等我見到師伯,我自告知於他。”

言罷拱手作別:“我在山下皂山鎮住著,若山上有事,師伯只管遣人來吩咐一聲。”

老道士笑著點點頭:“好。”

離開了道觀,陸恆漫漫走在山間。

這次上山,既得了滿意,也略有遺憾。滿意的是,師伯周稱心在何處已將知之;遺憾的是沒能立刻見到他。

想想大抵是自己的疏忽,當初只說找道觀,沒說師伯名諱。以至於朱大錘和宮蘭都以為找著了。沒想到還隔著一道。

下山到家,已是中午。

把事情一說,三個女人都表示出詫異。

“不曾想竟是找錯了...”

宮蘭這麼說道。

陸恆笑道:“倒也不算錯。山上的道觀原本的確是我師父這一脈的山門,只是我師伯五年前搬走了而已。而今住持道觀的,是另一位師伯。”

宮蘭道:“那當家的,你師伯搬哪裡了?”

陸恆道:“蘇州。說來才剛從蘇州經過。”

宮蘭道:“既然當家的師伯搬去了蘇州,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搬走?”

陸恆微微搖頭:“那倒也不必。我看皂山鎮挺好,環境不錯,安寧清淨,適合生活。認門歸宗的事,我走蘇州一趟就是。”

頓了頓:“而且我今天心生一點想法,打算在這裡嘗試一二。再則蘇州距離此地雖遠,但於我而言,若是輕裝簡從,來回也就一天兩天的功夫,並不耽擱什麼。”

笑道:“便也可在蘇州置些家業,我瞧著蘇州的園林挺好,不如買一座來。閒暇時候可以住住,兩頭都行嘛。”

九兒眼睛放光:“那倒是呢...當家的,我來時經過蘇州,瞧著那園林,是極好的。”

宮蘭便無所謂,道:“皂山鎮也不錯。”

黃春就嗯嗯了兩聲。

吃午飯,邊吃邊說。

問了馬三,宮蘭說馬三四處轉悠去了。說是南方與東北的不同,他十分好奇云云。

又說了是先去蜀中還是南下香江,宮蘭道:“馬師兄打算直接去廣東,先去香江看看。”

她說:“當家的也要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