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過這個話題,陸恆才問她:“燈塔人丁幾何?技術、工業水平如何?”

白月魁壓下某種悵然的情緒,正色道:“燈塔的人口,最多的時候接近三萬人,這些年一直在兩萬左右徘徊。”

道:“因為瑪娜大環境的影響,人類在過了四十歲之後,會迅速衰老、疾病纏身。尤以沒有經過基因改造的普通人。”

“燈塔有一個‘遠行’的規矩——於塵民而言,四十五到五十歲,必須自行離開燈塔,回到地面自生自滅;於上民而言,失去戰鬥力之後,也要遠行。”

“燈塔空間有限,資源有限,老而無力的人,對於燈塔失去作用,只能離開。”

“不過燈塔的人口這些年沒有怎麼下降。他們的晨曦計劃——也就是按任務執行生殖計劃,配合基因調製技術,倒是保證了人口的出生率,沒有下滑的太快。”

陸恆微微頷首:“古之聖賢有云:使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燈塔的行為,已經徹底悖離了人類的基本道德。”

道:“所謂的晨曦計劃、基因調製,雖然穩住了人口的出生率;但同時也違背了人性的基本需求...果然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白月魁道:“在沒有出路、沒有辦法的前提下,任何嘗試,都不能夠指摘。”

陸恆點頭:“是這個道理。”

然後白月魁繼續說:“燈塔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尤其重工業,他們可以自行生產重立體機甲,當然,產能不高。”

“此外,燈塔有自身的農業體系,室內糧食蔬菜和水培肉生產技術完備;並且擁有一個...強人工智慧。”

“武裝防禦方面,也還算優秀;他們儲備有不少舊世界的核能原料。並且配備有可以擊傷君王級噬極獸的大型電磁炮。”

總的來說,燈塔還算過得去。

不過其先天環境限制,永遠無法壯大。這些人將空中監獄命名為燈塔,大抵以為自己就是人類的希望;實際上卻固守一隅, 沒想過迴歸地面。

燈塔才多點大?

人類要重光世界,地面才是主戰場。

白月魁道:“燈塔的獵荒者團體的活動範圍,接近錯街峽谷;或許我們此行能遇到一隊燈塔獵荒者。”

陸恆笑起來:“遇到了也好。”

說:“未來基地的發展,人口放在第一。幾千人何談重光人類文明?早晚吞併燈塔。”

說:“我們必須要讓人知道,我們的未來基地的優越性,以此吸引他們主動投靠。”

白月魁道:“恐怕不容易...燈塔的人一直以為,他們才是末日裡人類的希望;或許燈塔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地面再無倖存者。”

陸恆笑道:“那就讓他們親眼瞧瞧。”

夏豆和碎星,這會兒正湊在一起,學習地煞符文。她兩個翻開一部金屬書,運轉真炁於指尖,對著臨摹。